安源区废弃矿区华丽转身,千亩智慧果园助力村集体年收益突破500万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地区都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挑战。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曾经是一个以煤炭产业为主的矿区,但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矿区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经济效益下滑。然而,安源区并没有被困境所束缚,而是积极寻求转型发展,将废弃矿区转变为千亩智慧果园,实现了村集体年收益突破500万元的历史性突破。
安源区废弃矿区的转型,始于2018年。当时,安源区政府针对矿区环境问题,提出了“绿色转型”的发展战略。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规划,决定将废弃矿区改造为智慧果园,以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在转型过程中,安源区政府积极引导村民参与,鼓励他们转变观念,共同投身到智慧果园的建设中。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具有先进技术和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共同打造了千亩智慧果园。果园采用智能化管理,从种植、灌溉、施肥到采摘,都实现了自动化、精准化,大大提高了果品质量和产量。
智慧果园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废弃矿区的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果园内设立了多个工作岗位,如技术员、管理员、采摘工等,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果园还与周边村庄建立了合作关系,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智慧果园的带动下,安源区的村集体年收益实现了突破500万元的历史性跨越。这一成果,不仅让村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为安源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慧果园的成功转型,离不开政府、企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以下是他们在转型过程中的一些亮点:
1. 政府引导:安源区政府高度重视智慧果园的建设,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 企业参与:引进具有先进技术和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为智慧果园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村民参与:鼓励村民参与果园建设,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业精神,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4. 智能化管理:采用智能化技术,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5. 产业链延伸:将果园与周边产业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安源区废弃矿区的华丽转身,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政府、企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更多废弃矿区将实现华丽转身,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 • 芦溪县荣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县,盲道联网率实现100%全覆盖
- • 《萍乡民俗志》法语版问世,成为巴黎东方文化研究院教材新宠
- • 全国花炮非遗传承基地落户上栗,创新“传统技艺+AI设计”特色班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萍乡非遗主题民宿爆火,睡傩面房、做烟花手工成新潮流
- • 江西湘东区打造“乡村儿童心理健康中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 • 上栗县试点VR安全教育,创新花炮生产流程实操技能培训
- • 湘赣边扶贫协作联盟成立,萍乡醴陵共建10个跨省扶贫产业园,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乡村振兴艺术介入计划”:废弃厂房蜕变为当代美术馆,焕发乡村文化新活力
- • 湘东“赶分社”农耕节新玩法:AI测土配方搭配古法播种,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安源煤矿遗址焕新颜:百年绞车房变身工业风咖啡馆,文化传承与时尚碰撞
- • 湘东区“乡村艺术银行”启动,村民陶艺作品换积分兑商品,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林业碳汇交易首单落地,萍乡生态资源变现超千万元,绿色经济再添新动力
- • 教育慈善基金助力学子,贫困生资助范围拓展至研究生阶段
- • 芦溪县试点“以工代赈”,村民参与基建日薪不低于150元,共建美好家园
- • 全球首例AI设计油菜在萍乡试种成功,含油量达国际领先水平
- • “重走凯丰长征路”AR研学上线,湘江战役指挥细节全景还原:重温历史,体验科技魅力
- • 九旬老艺人传承“麻山镇打锡歌”:濒危曲目复唱,文化瑰宝焕新生
- • 湘东区农村养老新篇章:“互助幸福院”全覆盖,留守老人享日间照料
- • 萍乡首条跨境高铁开通,助力加速融入长株潭经济圈
- • 芦溪县图书馆创新举措:电瓷科技角亮相,3D打印技术再现千年制瓷工艺
- • 杨岐山孽龙洞光影秀华丽升级,500米溶洞演绎《禅宗六祖传奇》
- • 上栗县矿区变身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收入翻番突破8000万元
- • 萍乡市“雨露计划”升级,助力脱贫攻坚,5年培训5万人次,就业率高达98%
- • 宋代名宦王古墓园发现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设专题解读:传承廉政文化,弘扬清风正气
- • 莲花血鸭美食文化节盛大启幕,万人宴挑战吉尼斯最大蒸笼纪录
- • 萍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落地,生态种养户年获奖补万元助力绿色发展
- • 龙舟文化节引入数字孪生赛道,全球选手云端竞渡共享盛事
- • 江西湘东区打造首个“乡村儿童心理健康中心”,为3万留守儿童撑起心灵庇护伞
- • 上栗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盛大启用,自闭症儿童迎来“一对一”融合教育新时代
- •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三年累计关停落后煤矿32座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文化旅游节:全羊宴搭配手工挂面制作体验,尽享乡村风情
- • 新泉乡温泉民宿集群年营收破亿,户均增收8万元,乡村旅游新典范
- • 数字人民币助力农业发展,涉农补贴资金到账提速至2小时
- • 湘东区富硒水稻产业园年产值突破10亿,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 畜禽粪污变废为宝,萍乡模式引领全国300县绿色发展新潮流
- • 安源区AI机器人制造基地盛大开幕,江西智能装备产业迎来新篇章
- • 金山镇“智慧脐橙园”启用,无人机巡检助力提升管护效率
- • 教育慈善基金扩容至2亿元,助力贫困生资助延伸至研究生阶段
- • 安源秋收起义美食展演盛大启幕,红色菜系成为党史教育新载体
- • 萍乡首发“安源”系列活动启幕,70余国际品牌入驻赣湘边奥莱数字生活城,打造赣湘边消费新地标
- • 粤港澳资本联合投资30亿,萍乡全域EOD模式试点启动,绿色转型新篇章开启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起飞,无人机配送山货助力乡村振兴
- • “元宇宙宗祠”上线,全球萍乡人虚拟共祭始祖:传承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 • 萍乡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文旅经济占比突破15%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刷新生鲜配送新速度
- • 寒山竹海古琴文化节启幕,百人合奏《广陵散》震撼松涛,千年古韵焕发新生
- • 芦溪县电瓷产业链下沉乡村,20个扶贫车间助力脱贫2000人
- • 全国首部萍乡方言电子地图上线,AI语音导航引领古村落探索之旅
- • 萍乡学院设立“廷式奖学金”,助力青年学者深耕晚清变革研究
- • 萍乡少年科学院成立,中学生参与卫星载荷实验,开启科技创新新篇章
- • “莲花血鸭制作技能培训助力妇女增收,5000名妇女人均月增3000元”
- • “试点社区共享药房”:慢性病患者扫码借还应急药品,便捷生活新体验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荣膺全国示范,传统技艺助力万人就业新篇章
- • 莲花县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万册图书流动服务山区教学点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脱贫户年均增收3200元——我国光伏扶贫成效显著”
- • 萍乡学院创新扶贫模式,开设电商直播课孵化“乡村网红”助力农特产销售
- • 湖塘古村实景版《牡丹亭》惊艳开演,明清宅院焕新成为昆曲舞台
- • 安源区红色名村高坑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
- • “湖上乡打麻糍大赛引万人参与,木槌抖音挑战赛播放量破亿,民俗文化魅力无限”
- • 上栗县职业中专与花炮企业联合办学,毕业生月薪突破万元大关
- • 芦溪县启动“未来教师培养计划”,公费师范生签约即享10万补贴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萍乡开放大学创新举措,推出“新市民素养提升计划”
- • 杨岐山景区搬迁户喜提安置房,600户家庭共享成本价购房福利
- • 湘东与醴陵携手共建千亿陶瓷产业带,跨省协作产能提升150%
- • 安源区废弃煤矿塌陷区华丽转身,变身湿地公园展现生态奇迹
- • 莲花县将军农民甘祖昌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 • 赣粤高铁经济带莲花枢纽启动,千亩临空产业园吸引50家企业入驻,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本土科研团队育成“抗涝辣椒”新品种,亩产提升35%,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跨国农业创客社区盛大开园,30国青年携手共研气候智慧型农业新篇章
- • 传统花炮厂华丽转身,电子火药企业助力航天事业
- • 萍乡高校携手中科院,共筑锂电新材料研发新篇章
- • 非遗艾米果进军预制菜赛道,真空包装拓展全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