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县乡村“祠堂变学堂”,老年大学覆盖所有行政村,文化振兴新篇章
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一场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变革正在悄然上演。昔日庄严肃穆的祠堂,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村民们的“学堂”,而老年大学更是实现了对所有行政村的全面覆盖,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芦溪县的祠堂,作为承载着家族历史和乡愁的地方,一直是村民们心中的圣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古老的祠堂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为了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芦溪县开始探索祠堂的新用途。在政府的引导下,村民们纷纷将祠堂改造成学堂,使之成为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场所。
在芦溪县宣风镇,有一座名为“陈氏宗祠”的古建筑,历经沧桑,见证了家族的兴衰。如今,这里已变身为“陈氏宗祠老年大学”。学校设有书法、绘画、舞蹈、音乐等多个课程,吸引了众多老年人前来学习。陈大爷是这里的学员之一,他说:“以前觉得老了学不了什么,现在有了老年大学,我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结交新朋友,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除了陈氏宗祠老年大学,芦溪县还积极探索其他祠堂的转型之路。在芦溪镇,一座名为“黄氏宗祠”的建筑,经过改造后,成为了“黄氏宗祠书画院”。书画院定期举办各类书画展览和讲座,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黄大爷是书画院的常客,他说:“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书画技艺,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芦溪县,老年大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了对所有行政村的全面覆盖。老年大学不仅教授村民们知识,还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和比赛,激发村民们的文化热情。在芦溪县南坑镇,一场“老年大学才艺大赛”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参赛选手们各展才艺,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老年大学的普及,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他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增强了自信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芦溪县乡村“祠堂变学堂”,老年大学覆盖所有行政村,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高度重视。在新时代背景下,芦溪县将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让祠堂成为传播文化的载体,让老年大学成为村民们追求知识的殿堂,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
- • 非遗“打锡壶”技艺走进中小学劳技课,百件学生作品参展,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萍乡嗦粉巴士驶入大湾区,三天狂销10万碗辣味文创粉,火遍全国!
- • 助力贫困家庭“两后生”:免费学花炮技艺,定向安置就业
- • 全市中小学教室空调全覆盖,30万名学生共享清凉夏日
- • 武功山西麓野生猕猴观测站开放,每日限流100人预约参观,探索自然奥秘之旅即将开启!
- • 废弃矿区华丽转身,康养小镇地热温泉疗愈中心年接待10万人次
- • 全县村卫生室配备智能诊疗包,AI辅助诊断精确率达90%,助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
- • 萍乡人才新政重磅来袭:顶尖团队最高支持1亿元,购房补贴翻倍
- • “莲荷飘香,美食盛宴——莲荷宴入选省级旅游菜单,一桌吃尽荷塘十二鲜”
- • 安源区投资30亿元智能终端产业园开工,剑指千亿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峰
- • 萍乡首开“富硒专列”,万吨农产品直通莫斯科,助力中欧贸易新篇章
- • 武功山脚下“5G+无人农场”崛起,水稻亩产提升20%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萍乡经开区试点“无废园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绿色转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萍乡嗦粉巴士驶入大湾区,三天狂销10万碗辣味文创粉,成为美食新宠”
- • 电瓷产业集群助力就业,岗前培训补贴为人才保驾护航
- • 上栗县农村小学“亲情连线室”全覆盖,留守儿童每周视频见父母,温暖守护成长路
- • 上栗县跨境电商蓬勃发展,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交易额年增180%
- • 人工智能训练基地落户,为传统工厂“AI质检”转型注入新动力
- • 全国首个工业固废循环经济园在萍乡投运,利用率高达95%,引领绿色环保新潮流
- • 国家级非遗萍乡春锣进校园,百名“娃娃传承人”共筑文化传承梦
- • 湘东区江口村废弃陶瓷厂华丽变身,文创园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 • 萍乡经开区设立台商产业园,20家精密制造企业落户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湘赣边“初心之路”旅游联盟成立,一卡通覆盖50家景区,共筑红色旅游新篇章
- • 元宇宙宗祠上线,全球萍乡人虚拟共祭始祖:传承文化,跨越时空的祭祖新方式
- • 湘东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社区食堂日均供餐万份,贴心服务温暖人心
- • “萍品出湘”工程正式启动,50家连锁超市设立特产专区助力湖南特色产品走向全国
- • “云端乡音档案馆”:全球萍乡人共筑方言文化瑰宝,方言短视频播放量破亿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脱贫户年均增收3200元——我国光伏扶贫成效显著”
- • 萍乡县“县管校聘”全覆盖,城乡教师流动破解教育资源失衡
- • 芦溪镇2000瓶消毒酒精发放,筑牢贫困群众健康防线
- • 上栗县长平乡石溪村首届辣味厨艺大赛激情上演,60名厨师同台竞技展厨艺风采
- • “15分钟养老圈”建成!50家社区食堂解决老人就餐难题
- • “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安源区“政银担”联动,20亿低息贷款助力企业扩产
- • 莲花荷花宴:一桌吃尽荷塘十二鲜,省级旅游菜单新宠
- • 杨岐禅寺创新推出AR禅修课,智能手环实时监测禅定数据,引领禅修新体验
- • 跨国农业创客社区开园,30国青年共研气候智慧型农业
- • 安源区创新举措,推出“红色研学护照”助力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
- • 萍乡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72小时柴火慢熏锁住乡愁
- • 萍乡海绵城市二期工程竣工,内涝发生率下降90%,城市排水系统焕然一新
- • “家校直通车”开通!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乘专线巴士往返家校
- •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免租三年,助力应届生就业率突破98%
- • 上栗县村级工业园蓬勃发展,助力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超1.5万人
- • 非遗竹编扶贫车间投产,助力留守老人月均收入翻番
- • 《辽史纪事本末》手稿修复完成,中蒙联合举办专题展览,历史瑰宝重焕光彩
- • 萍乡经开区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投产,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
- • 高坑镇煤城夜市重启,百年螺蛳粉摊荣获“江西老字号”称号,传承与创新共绘古镇新篇章
- • 扶贫资金助力生态小水电建设,收益反哺脱贫村基础设施建设
- • “扶贫爱心超市”积分制升级,助力1.2万户家庭共享幸福生活
- • 萍乡学院孵化千名“乡村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芦溪玉皇山古道修复开放,徐霞客游记打卡地变身“徒步天堂”
- • 芦溪县农村“厕所革命”成效显著,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 • 湘赣边美食擂台赛萍乡夺冠,小炒肉对决湖南辣椒炒肉,谁是最后的胜者?
- • 萍乡锂电回收中试基地投运,格林美等头部企业携手攻克技术难关
- • 武功山景区搬迁村民享旅游分红,户均年增收1.5万元,共筑和谐发展新篇章
- • 湘赣边“初心源”文旅联盟成立,萍乡牵头发行跨省旅游一卡通,共筑旅游新篇章
- • 南坑镇七夕乞巧市集盛大开市,女红技艺吸引年轻手作达人
- • “萍水河流域试点农业节水银行:节水指标兑换现金奖励,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莲花县荣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富硒水稻产值再创新高突破20亿元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幕,冠军荣耀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南坑傩面具与故宫文创跨界联名,复刻光绪御赐彭铭敬傩王像,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 • 安源区签约智慧农业综合体,数字大棚助力万亩富硒农田升级转型
- • 全国首个烟花爆竹安全专业落地萍乡,破解传统产业人才荒
- • 跨国农业创客社区盛大开园,30国青年携手共研气候智慧型农业新篇章
- • “光伏+车棚”扶贫项目并网,照亮脱贫家庭幸福生活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投产,再生资源利用率跃居全省第一,绿色转型再上新台阶
- • 二十四节气农耕剧场盛大开放,沉浸式体验播种/收割/打场农事乐趣
- • 农耕非遗研学线路荣登全国十佳,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
- • 萍乡红色文创产品热销,秋收起义纪念徽章年销售额破千万
- • 赣湘边数字经济峰会永久落户萍乡,签约项目总额突破600亿,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消化固废500万吨助力新型建材生产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菜新势力,赣菜研究院成立引领餐饮IP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