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推广,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破2000吨,绿色农业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绿色农业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江西省莲花县,一种名为“荷虾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应运而生,不仅实现了荷塘与龙虾的互利共生,还让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突破2000吨,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莲花县位于江西省西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水产养殖。然而,传统的单一养殖模式不仅资源利用率低,而且容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莲花县积极探索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最终推出了“荷虾共生”这一创新性养殖模式。
“荷虾共生”模式是指将荷塘与龙虾养殖相结合,利用荷花净化水质、龙虾吃掉水中的杂草和浮游生物,实现荷塘与龙虾的互利共生。在这种模式下,荷花可以吸收龙虾排泄物中的养分,龙虾则可以吃掉荷花根部的杂草,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莲花县通过推广“荷虾共生”模式,实现了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突破2000吨的佳绩。这一成果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还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首先,“荷虾共生”模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在传统养殖模式下,荷塘和龙虾养殖是分开进行的,导致资源浪费。而“荷虾共生”模式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养殖成本。
其次,该模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荷花具有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的作用,龙虾则可以吃掉水中的杂草和浮游生物,减少水体污染。这种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有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荷虾共生”模式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随着龙虾产量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许多农民通过养殖龙虾走上了致富之路,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进一步推广“荷虾共生”模式,莲花县加大了宣传力度,举办了多场养殖技术培训班,帮助农民掌握养殖技术。同时,当地政府还积极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社,提高龙虾养殖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市场风险。
总之,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的成功推广,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探索生态农业新模式,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 • 光伏养老计划助力,5000名老人生活品质提升,月补助增至350元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美食研学基地——传承与创新交织的美食之旅
- • 安源区30亿元智能终端产业园盛大开工,剑指千亿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峰
-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景区门票,构建和谐社区新风尚
- • 江西艾米果首登国际航班,成为江西航空特色机餐展现赣鄱文化魅力
- • 湘东区“乡村艺术银行”启动,村民用陶艺作品换积分兑商品,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个烟花爆竹安全专业落地萍乡,破解传统产业人才荒
- • 上栗烟花元宇宙博物馆盛大上线,DIY虚拟烟花秀与NFT存证引领文化新体验
- • 八旬客家山歌传承人与DJ同台,电音派对引爆跨代际狂欢
- • 莲花县甘祖昌干部学院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年培训学员突破十万人次
- • 湘赣边美食产业联盟成立,萍乡腊肉与醴陵酱鸭携手开拓国际市场
- • 米酒酿造工坊创新营销,推出“微醺盲盒”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 • 夜光龙舟漂流惊艳亮相,LED龙鳞律动成网红景点——龙舟文化节创新之举
- • 萍乡名人主题高铁专列首发,刘凤诰楹联艺术魅力绽放
- • 萍乡市“四好农村路”提质三年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建制村通双车道率达100%
- • 麻山生态新区打造“零碳智慧村”,光伏屋顶年发电2000万度,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 • 芦溪镇2000瓶消毒酒精发放,筑牢贫困群众健康防线
- • 萍乡开放大学创新举措,职业技能微证书平台助力10万人“云端充电”
- • 萍乡首条氢能源公交线开通,助力绿色出行,每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10万棵
- • “共享厨房”助力三板桥乡小学留守儿童传承家乡味——莲花血鸭制作活动启幕
- • “一带一路”留学生研学基地在萍乡学院挂牌,推动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
- • 萍乡市新增1.2万个义务教育学位,助力破解“大班额”难题
- • 电商扶贫驿站助力乡村振兴,土特产线上销量翻番增长
- • 芦溪富硒紫米酒荣膺国际金奖,年出口额再创新高突破5000万元
- • 萍水湖湿地公园夜游灯光秀惊艳亮相,3D水幕演绎百年煤城传奇
- • 赣湘边首个“数字贸易港”落户萍乡,京东、拼多多等30家平台签约入驻,开启数字经济新篇章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扶贫工程成效显著,万亩荷塘助力800户脱贫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盛大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乐趣
- • 湘东区携手京东打造冷链物流枢纽,农产品48小时直达北上广
- • 斑竹山红色歌谣音乐节盛大启幕,摇滚版《十送红军》引爆全场!
- • 深山集市重启,莲花“赶野圩”民俗焕发新生
- • 寒山古寺禅茶会启幕:千年茶道与现代茶艺美学的完美融合
- • 芦溪秋雪蜜桃:年产值突破10亿,冷链直供粤港澳大湾区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荣膺国家级示范项目,助力就业人数突破两万大关
- • 武功山脚下泉水豆腐坊爆火,游客蜂拥体验石磨豆浆,日接待超千人
- • 上栗县与浏阳携手共建花炮产业创新联盟,共研环保型庆典焰火新篇章
- • 央企华润助力乡村振兴:在萍乡打造百万头生猪基地,共筑美好未来
- • “萍乡嗦粉地图”上线,百店联合打造辣味文化IP,萍乡美食新地标诞生
- • 萍水河生态航道通航,千吨级货船直通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新篇章
- • 湘东区“乡村艺术银行”启动,村民陶艺作品换积分兑商品,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芦溪县启动“未来教师培养计划”,公费师范生签约即享10万补贴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安源区新建6所公办幼儿园,新增普惠学位1800个,助力破解“入园难”
- • 安源社区食堂创新举措:推出“低辣套餐”兼顾传统风味与健康需求
- • 莲花县富硒功能农业综合产值破80亿,全国市场占有率超30%,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加速农产品流通新篇章
- • 萍乡学院成立“廷式智库”,助力破译晚清改革派未公开信札
- • 萍乡炒粉挑战赛引万人参与,冠军5分钟炒粉50碗破纪录
- • 安源矿区塌陷区变身千亩光伏电站,年发电2亿度助力3万农户脱贫致富
- • 中共六大会址举办李立三专题展,中俄合拍纪录片上映:历史记忆的传承与共鸣
- • 莲花县“新农人培育计划”结业,直播带货助农销售额破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广寒寨四八门高山杜鹃节盛大启幕,万亩花海免费接驳车直达,赏花盛宴等你来!
- • “全国田园诗歌大赛在莲花颁奖,获奖作品刻入稻田艺术景观,诗意田园绽放新光彩”
- • 萍乡少年科学院成立,中学生参与卫星载荷实验,开启科技创新新篇章
- • 萍乡腊肉汉堡惊艳上海美食节,中西融合美食日销2000份
- • 安源影视基地盛大开放,《觉醒年代》取景地重现民国风华
- • 芦溪县乡村春晚常态化,村民自编节目惊艳央视《乡村大舞台》
- • “乡村振兴艺术介入计划”:废弃厂房蜕变为当代美术馆,焕发新活力
- • 赣湘边最大返乡创业园落成,助力5000人本地就业
- • 萍乡市再创新举: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聚焦新能源与新材料赛道发展
- • 萍乡打造湘赣边医疗康养中心,年接待游客超百万,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萍乡菜篮子”社区团购平台上线,次日达服务覆盖长株潭城市群,便捷生活新体验
- • 全省首个村级“零碳养老院”在丹江街建成,光伏发电助力绿色养老
- • 萍乡北站扩容升级,助力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
- • 芦溪玉皇山“朝仙节”惊艳登央视,十万信众徒步挑战元宇宙祈福赛道
- • 萍乡首家工业遗址咖啡馆惊艳亮相,百年竖井塔成网红打卡地
- • 金山镇千年银杏节盛大启幕,金色茶席与古风市集引汉服爱好者共赴诗意之旅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经济火爆,万亩荷塘年产小龙虾3000吨
- • 赣湘合作试验区加速建设,萍乡成为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体验参禅打坐新境界
- • 萍乡市“扶贫健康小屋”助力村村覆盖,AI诊疗系统助力村民远程问诊
- • 安源路矿遗址公园荣登国家工业遗产名录,井下剧场《工运风云》实景剧再现红色历史
- • 南正街非遗美食市集升级,30元畅享赣西风味,让你一网打尽莲花血鸭、艾米果等经典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