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焕新颜,社区共享工坊邀您共赏缩龙灯笼制作之美
近日,我国某社区非遗共享工坊正式对外开放,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学习传统手艺、体验非遗文化的平台。其中,备受瞩目的“学做缩龙灯笼”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的预约参与,让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缩龙灯笼,又称“灯笼龙”,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起源于宋代,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它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民间节日喜庆的象征。此次社区非遗共享工坊举办的“学做缩龙灯笼”活动,旨在让市民深入了解这一传统手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活动当天,工坊内热闹非凡。市民们纷纷带着期待的心情来到现场,迫不及待地想要亲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缩龙灯笼。活动现场,工坊的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缩龙灯笼的制作过程,从选材、剪裁、折叠到组装,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详细的演示。
在老师的指导下,市民们开始动手制作。他们小心翼翼地折叠着纸片,用心地描绘着龙的形态,力求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经过一番努力,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缩龙灯笼逐渐呈现在大家面前。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灯笼,市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制作缩龙灯笼,感觉非常有成就感。”市民张女士兴奋地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学会了制作灯笼,还了解到了缩龙灯笼背后的文化故事,真是受益匪浅。”
社区非遗共享工坊负责人表示,举办“学做缩龙灯笼”活动,旨在让市民在体验传统手艺的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今后,工坊还将继续开展各类非遗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我国传统文化。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市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时代背景下,非遗共享工坊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非遗共享工坊的开放,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在这里,市民们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工坊还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前来授课,让市民有机会近距离学习传统手艺。
非遗共享工坊的开放,标志着我国非遗文化传承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非遗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 • 赣湘边区域合作产业园盛大开园,萍醴高速通车助力千亿级产业带腾飞
- • 萍乡学院锂电实验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研发高镍电池材料引领行业创新
- • 上栗手撕狗肉日销500斤,百年卤料配方助力全村走上致富路
- • 萍乡火车站新设辣味特产专区,让旅客轻松购齐本土风味美食
- • 张佳坊乡玉皇山古道焕新颜,徒步寻访徐霞客游记石刻
- • 安源路矿遗址公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井下剧场重现《工运风云》实景剧
- • 萍乡课后服务财政补贴加码,家长年均减负5000元,教育公平再升级
- • 赣西粮仓振兴计划启动:萍乡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迈向95%,助力粮食安全
- • 桐木镇傩面烟花惊艳亮相进博会,文化IP授权额突破5000万元
- • 安源路矿工运广场沉浸式民俗剧场落成,夜游经济迎来新热潮
- • 上栗县“四点半课堂”全覆盖,大学生志愿者结对辅导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起飞,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万亩农田丰收
- • 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农业”综合体,年发电2亿度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感受江南水乡风情
- • 萍乡夜市辣王争霸赛开锣,魔鬼辣椒拌粉引爆味蕾挑战
- • 大学生团队研发“AI土壤医生”,30秒内精准诊断300种作物病害
- • 莲花县“村BA”篮球联赛火爆出圈,决赛日助力农产品销售突破500万!
- • 中共六大会址举办李立三专题展,中俄合拍纪录片上映:历史记忆的传承与共鸣
- • 桐木镇“村BA”篮球赛火爆,百村联赛吸引万名观众,乡村体育盛宴席卷而来
- • 千年萍乡傩文化展惊艳大英博物馆,面具奇观开启跨文化对话之旅
- • 湘东皮影戏元宇宙剧场惊艳上线,手机端定制专属剧情角色体验新潮流
- • 湘东区碳汇交易中心挂牌首日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绿色金融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萍乡经开区绿色建材产业园投运,装配式建筑产能领跑中部地区
- • 湘赣边扶贫协作联盟成立,萍乡醴陵共建10个跨省扶贫产业园,助力区域脱贫攻坚
- • “莲荷飘香,美食盛宴——莲荷宴入选省级旅游菜单,一桌吃尽荷塘十二鲜”
- • 萍乡技师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再创辉煌,荣获3金5银佳绩
- • 寒山森林公园发现新物种“武功山树蛙”,生态价值引关注
- • “15分钟养老圈”建成!50家社区食堂助力解决老人就餐难题
- • 上栗花炮主题甜品店爆火,辣椒巧克力月销10万颗,创新美食引领潮流
- • 腊市镇富硒葡萄采摘季盛大开启,20个品种任您“认养果树”
- • 全国首部萍乡方言电子地图上线,AI语音导航引领古村落探索之旅
- • 湘东霉豆腐工业化生产,真空包装热销北上广深,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莲花县“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5万学生每日免费加餐,助力健康成长
- • 萍乡富硒辣椒直供老干妈,万亩种植基地助力农户增收新篇章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增收,全国推广显成效”
- • 腊月廿四古法除尘成新民俗,家政公司推出非遗清洁套餐引领传统与现代交融
- • 湘赣边乡村振兴协作区成立,萍乡牵头共建20个跨省产业带,共绘区域发展新蓝图
- • 萍乡氢能重卡示范项目签约,年产值目标冲刺80亿元
- • 湘东区“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启动,10所乡镇中学喜获千万改造资金,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萍乡市擘画美食产业振兴蓝图,2025年产值目标直指100亿
- • 芦溪县“乡村工匠”培育工程启动,老篾匠带徒500人传承非遗促增收
- • 羊狮慕峡谷秋千开放,80米高空荡越云海,极限爱好者挑战极限新境界
- • “莲花‘开秧门’民俗荣登省级非遗,千人插秧赛展现农耕智慧传承”
- • 全省首个“碳中和乡村”落地东桥,碳汇交易助农增收千万
- • 龙舟文化节首创夜光龙舟漂流,LED龙鳞随鼓点律动成网红景点
- • 萍乡教育新篇章:首次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共筑友谊桥梁
- • 萍乡市医保报销助力脱贫攻坚,因病返贫动态清零成效显著
- • 大学生用AI复活萍乡古民谣,数字音乐专辑登顶原创榜,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安源路矿遗址焕新升级,全息剧场再现毛泽东考察工运历史瞬间
- • 芦溪全域光伏发电并网,年发电量可满足4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 • “萍乡嗦粉巴士驶入大湾区,三天狂销10万碗辣味文创粉,美食文化再掀热潮”
- • 扶贫医疗队下乡巡诊,爱心“健康包”温暖1.2万慢病患者
- • 萍乡富硒稻米闪耀纽约,溢价300%仍遭热捧
- • 萍乡红鲫鱼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建成助力乡村振兴
- • 萍安钢铁荣获“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彰显国企责任担当
- • 龙舟文化节盛况空前,夜光龙舟巡游点亮夜空,LED龙鳞随鼓点变色
- • “莲花血鸭申遗成功,万人宴挑战‘最多人同时拆鸭骨’纪录,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夜间经济3.0版启动,安源古城光影秀点燃“24小时消费”热潮
- • 全市小学科学课改启动,迈向实验室全覆盖新时代
- • 金山镇千年银杏节盛大启幕,金色茶席与古风市集引汉服爱好者共赴文化盛宴
- • 广寒寨星空诗歌节:帐篷营地彻夜朗诵顾城经典,诗意星空点亮心灵
- • “莲花血鸭制作标准发布,百名厨师同炒刷新吉尼斯纪录,美食盛宴再掀高潮”
- • 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增至12所!芦溪校园联赛吸引中超球探关注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体验参禅打坐新方式
- • 安源区废弃煤矿塌陷区华丽变身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
- • 芦溪县乡村CEO年薪制试行,大学生村官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乡村儿童剧团《稻田里的莎士比亚》巡演,全方言演绎《仲夏夜之梦》
- • 《萍乡民间故事集》出版,百岁老人口述传承3000则传说
- • 湘东区“扶贫夜市”开街,贫困户摊位租金全免,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莲花客家围屋宴申遗成功,百米长桌宴再现迁徙史诗
- • 杨岐普通寺除夕钟声直播联动全球,禅宗文化魅力引百万观众共赏
- • 扶贫小水电收益反哺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