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中考改革新举措:过程性评价引入,体育艺术成绩占比提升至20%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在努力推进教育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众多改革措施中,萍乡市的中考改革尤为引人注目。据悉,萍乡市将在中考中引入“过程性评价”,并将体育艺术成绩占比提升至20%,这一举措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过程性评价,顾名思义,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比,过程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进步和成果。在萍乡市的中考改革中,引入过程性评价,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将得到更加充分的认可和评价。
首先,过程性评价的引入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在以往的中考中,学生往往只关注考试结果,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和努力。而过程性评价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减轻考试压力。
其次,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过程性评价中,学生不仅需要关注学科知识,还需要关注自身的能力、品质和习惯等方面。这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体育艺术成绩占比提升至20%也是此次中考改革的一大亮点。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过于注重学科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兴趣爱好。此次改革将体育艺术成绩纳入中考评价体系,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全面发展,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具体来说,体育艺术成绩占比提升至20%,意味着学生在中考中,除了学科成绩外,还需要在体育、艺术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这将促使学生在学习之余,注重体育锻炼和艺术修养,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为了确保这一改革措施的有效实施,萍乡市教育部门已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首先,加强体育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其次,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体育艺术课程比重,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参与体育艺术活动。最后,建立健全评价体系,确保过程性评价的公正、客观。
总之,萍乡中考引入“过程性评价”,体育艺术成绩占比提升至20%的改革举措,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这一举措有助于减轻学生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我国教育质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改革举措将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安源路矿遗址公园荣登国家工业遗产名录,井下剧场《工运风云》实景剧再现红色历史
- • 张佳坊乡徐霞客古道研学季盛大开启,徒步打卡赠《游日记》线装书
- • 全市中小学全面启动“劳动实践周”,每校打造“责任田”
- • 升坊镇晒秋节成网红打卡地,辣椒玉米拼出巨型党徽,传承红色文化新风尚
- • “危房改造动态清零,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筑牢住房安全防线,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市人民医院晋级三甲,国家级胸痛中心挽救千名患者,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芦溪县“家风银行”创新治理,道德积分可换创业贷款,打造诚信社会新风尚
- • 武功山民宿集群创新引入CSA农场,住客可远程认养专属菜地,体验田园生活新风尚
- • 《哪吒之魔童降世》湘东皮影定制版首映,跨界合作开启国漫新篇章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投产,年处理再生铝30万吨,吸引10家产业链企业入驻
- • 萍乡火车站银发通道升级,智能机器人提供方言服务,打造温馨出行体验
- • 萍乡市“乡村元宇宙”平台上线,VR种田技术助力5万亩耕地高效管理
- • 萍乡市营商环境全国排名跃升50位,荣膺“投资黑马城市”
- • 湘东区荣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富硒农业产值突破60亿再创新高
- • 萍乡首座智能变电站成功投运,供电可靠性再攀高峰达99.99%
- • 生态养鸡合作社分红,助力农户实现户均年增收突破1.2万元
- • 数字人民币助力农业发展,涉农补贴资金到账提速至2小时
- • 萍水河重金属污染治理获联合国嘉奖,万亩生态修复展现中国环保决心
- • 全国首个工业固废循环经济园在萍乡投运,利用率高达95%,引领绿色环保新潮流
- • 萍乡经开区设立台商产业园,30家精密制造企业集中签约,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全国首个电瓷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攻克万伏级空心瓷套技术,引领行业新篇章
- • 湘东工业陶瓷助力长征火箭发射,耐高温材料开启航天新篇章
- • 萍乡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
- • 安源区发放6000万元消费券,助力餐饮、商超、文旅三大领域复苏
- • 经开区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成功投产,年供应锂电正极材料10万吨,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萍乡青年匠心独运,傩潮牌服饰惊艳纽约时装周
- • 赣湘边区域医疗中心启用,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80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凤凰湖畔龙舟竞渡,6月启幕的文化盛宴等你来赏”
- • 莲花县竹产业链升级,竹纤维餐具出口欧美订单激增,绿色经济再掀热潮
- • 萍乡市优化营商环境,外资企业“绿色通道”全程代办服务提速至3个工作日
- • 《李立三传记电影荣获金鸡奖,AI技术复原1927年南昌起义决策会议:历史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免租三年,助力应届生就业率突破98%
- • 湘东傩文化国际论坛盛大开幕,30国学者共赏千年傩祭活化仪式
- • 萍乡环保科技园盛大开园,30家“专精特新”企业齐聚一堂
- • 白竺婆婆岩徒步线路贯通,岩画解说二维码助力文化之旅
- • 芦溪县农村“厕所革命”成效显著,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 • 非遗艾米果进军预制菜赛道,真空包装拓展全国市场
- • 萍乡方言保护课程试点:守护赣西文化乡音,传承千年赣韵
- • 上栗县电子信息产业爆发,手机零部件全球市占率突破15%:中国制造的新引擎
- • 上栗县花炮产业数字安全监管平台上线,事故率锐减90%,安全新篇章开启
- • 萍乡智慧物流枢纽正式启用,货物周转效率显著提升60%
- •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零证明”,公办学位保障率100%,让教育公平不再遥远
- • 芦溪缩龙舞动元宇宙,VR全景展演登陆国家级文化云平台
- • 农村寄宿制学校改造升级,5000名学生享受恒温淋浴新体验
- • 上栗县试点“教育数字孪生”,VR复刻校园助力远程安全管理
- • “萍水河流域试点农业节水银行:节水指标兑换现金奖励,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全省首个“碳中和乡镇”广寒寨落地,碳汇交易助力千户林农增收
- • 安源区“政银担”联动,发放20亿低息贷款助力企业扩产
- • 大学生返乡创业新篇章:AI家庭农场手机养千头黑猪成现实
- • 安源婚俗博物馆新展:百件嫁妆见证赣西百年婚恋观变迁
- • 萍乡市全力推进“教育强市三年行动” 力争基础教育质量跃居全省前三
- • 上栗县花炮安全操作员持证上岗,2000名脱贫群众获高薪岗位,助力乡村振兴
- • 武功山民宿创新引入CSA模式,城市家庭远程操控现实菜园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动,冠军荣耀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秋收起义纪念馆AR导览上线,科技重现1927年军事部署图
- • 莲花县“一户一亩荷”工程助力农民增收,万亩富硒莲蓬年产值突破5亿
- • 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交付,新市民月租低于市场价60%,助力城市宜居梦想
- • 湘赣边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萍乡牵头整合8000台仪器设备助力科技创新
- • 神泉乡“烧塔节”:千年火祭与无人机灯光秀的激情碰撞
- • 湘东区扶贫家政培训班结业,300名脱贫妇女签约北上广高端家政市场
- • 萍乡影视基地魅力绽放,30个剧组纷至沓来,文化娱乐GDP占比再创新高
- • 湘东与醴陵携手共建千亿陶瓷产业带,跨省协作产能提升150%
- • 易地搬迁户以工代训,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日薪22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体验工坊:传承与创新交织的非遗之旅
- • 湘东工业陶瓷产业园:产值突破200亿,耐酸陶瓷市场占有率高达70%
- • 村级光伏电站分红到户,助力村民年增收2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斑竹山红军密道探险开放,AR设备重现1930年游击战场景,红色之旅再添新亮点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入住率飙升100%
- • 萍乡经开区获批综合保税区,开放型经济再添新引擎
- • 赣西国际陆港开港,萍乡外贸进出口额再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政府投资建设500个蔬菜大棚,贫困户“零租金”入驻,助力乡村振兴
- • 《星火燎原》首演盛况空前,百人合唱团再现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百年史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