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级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白改黑”完成率100%,双车道覆盖率达98%
近年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如今,我国村级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白改黑”完成率100%,建制村通双车道达98%,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白改黑”工程,即对农村公路进行路面黑色化改造,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使用寿命。这一工程自2016年启动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的高潮。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农村公路“白改黑”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全国村级公路“白改黑”完成率已达到100%,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全的出行环境。
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还取得了另一项重要成果——建制村通双车道。双车道公路的建成,不仅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还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交通状况。据统计,目前我国建制村通双车道已达到98%,为广大农村地区带来了便捷的交通条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果,不仅体现在路面黑色化和双车道覆盖率的提高上,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公路的改善,使得农产品运输更加便捷,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农村公路的完善也吸引了更多的企业投资,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改善了农民生活。农村公路的畅通,使得农民出行更加方便,就医、上学等生活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此外,农村公路的改善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
3. 优化了城乡发展格局。农村公路的完善,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农村公路的建设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旅游选择,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4. 提升了农村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农村公路的改善,使得农村地区在遭遇自然灾害时,能够更加迅速地疏散人员、转移物资,降低了灾害带来的损失。
总之,我国村级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努力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现代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展望未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服务三农”的原则,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努力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 “栗水英才”计划助力乡村教育,清华、北师大博士组团支教上栗
- • 萍乡市外资企业“绿色通道”全面开通,全程代办服务助力企业高效入驻
- • 湘东区落地碳汇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目标破10亿元,绿色金融助力区域发展
- • 上栗县试点VR安全教育,创新花炮生产流程实操技能培训
- • 芦溪武术大会创新举措:VR对战系统亮相,数字人还原明清拳谱招式
- • 上栗花炮产业数字化升级,安全环保型烟花出口额同比增长300%,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 • 芦溪富硒大米品牌价值突破8亿,直供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市场
- • 萍乡市经开人民医院升级改造,智能诊疗系统助力医疗服务再升级
- • 富硒稻米种植补贴翻倍,每亩增收超1200元,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 “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迈入新阶段,托育养老“一站式”服务助力美好生活
- • 萍乡市中央厨房项目投产,助力学校营养餐覆盖30万学生
- • 客家米酒文化盛宴:三板桥乡“赛酒歌”擂台开唱,醉倒八方来客
- • 我国村级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白改黑”完成率100%,双车道覆盖率高达98%
- • 萍乡市儿童医院新院区启用,AI辅助诊断系统助力精准医疗
- • 非遗“打锡壶”技艺走进中小学劳技课,百件学生作品参展,传承匠心精神
- • 湘东区教师周转公寓竣工,乡村教师“拎包入住”告别住房难
- • 环保烟花出口订单激增,助力800名脱贫群众实现就业梦想
- • 上栗县农村小学“亲情连线室”全覆盖,留守儿童每周视频见父母,温暖陪伴守护成长
- • 全国首单茶园碳汇交易在萍乡签约,茶农增收2000元/亩,绿色经济再添新动力
- • 老关镇“打铁花”绝技复活,千年火龙舞震撼夜空
- • 萍乡跨境电商新篇章:首个综合试验区获批,30家外贸企业抢滩布局
- • 萍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商品新举措助力文明风尚
- • “乡村振兴‘艺术介入计划’:废弃厂房变身当代美术馆,焕发乡村新活力”
- • 全国首个电瓷行业工业元宇宙平台在萍乡成功上线,开启智能制造新篇章
- • 萍乡采茶戏《三女跳崖》改编国风电音剧,B站直播百万打赏引发热议
- • 张家湾村试点“智慧农田”,无人机植保覆盖千亩富硒水稻
- • 上栗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25家小巨人领跑细分领域
- • 宋代名宦王古墓园发现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设专题解读:探寻历史廉政文化新发现
- • 安源职业中专开设“乡村CEO培训班”,助力百名新农人持证上岗
- • 麻山镇富硒黑山羊产值突破5亿元,深加工产品入驻盒马鲜生,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萍乡老旧小区焕新颜:改造提速,加装电梯、智慧安防覆盖200个社区
- • 湘东区携手中科院,共筑稀土研究院,突破高端磁材“卡脖子”技术瓶颈
- • 湖塘古村焕新颜,《簪花仕女图》实景秀展现唐代风华——村民参与唐代妆容复原,共筑文化传承之美
- • 萍乡建成世界最大地方鸡种基因库,守护濒危鸡种基因宝库
- • 武功山旅游扶贫专线开通,沿线农家乐户均增收5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清明云祭扫覆盖全市,数字家谱平台激活宗祠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 • 武功山荣登全球十大徒步胜地,星空帐篷酒店预订火爆至明年!
- • 安源区普惠性幼儿园增量显著,公办学位覆盖率提升至85%
- • 湘东油茶林下养鸡项目成功落地,茶油鸡年出栏10万只助力餐饮业发展
- • “柏林左翼思想论坛设凯丰专场,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 • 农村教学点全配VR教室,山区孩子“穿越”故宫上历史课:科技助力教育,点亮希望之光
- • “企业宁静日”制度实施,非必要不打扰护航项目投产,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 • “银河镇紫红米小镇盛大开园,稻田音乐节单日吸金百万,乡村旅游新亮点闪耀登场”
- • 萍乡首条云巴通车,便捷交通助力城市新篇章
- • 万龙山乡直升机观光服务盛大开启,空中俯瞰十万亩竹海云瀑
- • 神泉乡烧塔节:千年火祭映照天穹,无人机灯光秀点亮夜空
- • 生态小水电助力扶贫,收益反哺脱贫村基础设施建设
- • 萍乡科企融资再创新高: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成功发行,融资额超5亿
- • 莲花县“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5万学生每日免费加餐,助力健康成长
- • 萍乡启动“银龄讲学计划”,百名退休特级教师下乡支教助力教育振兴
- • 湘东工业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特种陶瓷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
- • 萍乡农科院专家勇闯南极,植物工厂助力极地蔬菜种植成功
- • 麻山中学农耕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学生种植富硒水稻助力校园食堂
- • 鸡冠山乡黑山羊全产业链成型,预制菜产品直供连锁餐饮,引领乡村振兴新潮流
- • 萍乡首家工业遗址咖啡馆惊艳亮相,百年竖井塔成打卡新地标
- • 张家湾智慧邻里中心启用,AI机器人助力24小时政务服务
- • 全国首个电瓷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攻克万伏级空心瓷套技术,助力电力事业发展
- • 芦溪县携手比亚迪,投资30亿打造新能源电池回收基地,共筑绿色未来
- • 安源区搬迁社区创业新篇:300家脱贫户年营收破千万
- • 我国农村消防安全再升级:新建5个乡镇消防所,火灾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
- • 萍乡市打造外资企业“极速通道”,全流程代办服务压缩至2个工作日
- • 生态养鸡合作社分红,助力农户实现户均年增收突破1.2万元
- • 废弃厂房变身当代美术馆:乡村振兴艺术介入计划的创新实践
- • 莲花县职教中心华丽转身,升格为赣西职业技术大学,首设“无人机植保”专业引领行业发展
- • 萍乡少年科学院成立,中学生参与卫星载荷实验,探索科技未来
- • 萍乡首条氢能源公交线开通,助力绿色出行,每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10万棵
- • 校园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全面启动,家长实时监控后厨,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 • 安源路矿遗址公园荣膺国家工业遗产,井下剧场再现《工运风云》实景剧
- • 24小时智慧政务驿站:全区覆盖,103项业务自助秒办,打造便捷高效政务服务新体验
- • 萍乡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72小时柴火慢熏锁住乡愁记忆
- • 湘东工业陶瓷出口额突破30亿,耐酸管道助力中东海水淡化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 • 扶贫茶园套种中药材,亩产效益翻番达1.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