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全国推广,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农村留守妇女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湖南省莲花县创新推出“妈妈车间”模式,不仅为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还助力了乡村振兴。如今,“妈妈车间”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更多留守妇女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以家庭为单位,鼓励农村留守妇女利用空闲时间在家中进行手工制作,如制作鞋垫、帽子、围巾等。这些产品由企业统一回收,再进行销售。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留守妇女就业问题,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据莲花县妇联负责人介绍,自“妈妈车间”模式实施以来,留守妇女的月均收入已达到3500元。这一收入水平在当地农村家庭中属于中等偏上,为农村妇女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改善了家庭生活质量。
“妈妈车间”模式的成功推广,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政府的大力支持。莲花县政府将“妈妈车间”模式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为项目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同时,政府还积极引导企业参与,为留守妇女提供就业机会。
其次,创新管理模式。莲花县通过建立“车间+基地+农户”的模式,将企业、基地、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产业链。这种模式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提高了留守妇女的就业技能。
再次,注重技能培训。莲花县妇联定期组织留守妇女参加技能培训,提高她们的制作水平。此外,还邀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确保产品质量。
最后,拓宽销售渠道。莲花县通过电商平台、线下市场等多种渠道,将“妈妈车间”的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如今,“妈妈车间”模式已在全国多个省份推广,为留守妇女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湖南省为例,已有近10万个“妈妈车间”投入使用,带动了50多万留守妇女实现就业。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借鉴莲花县的成功经验,努力探索更多适合当地发展的就业模式,助力农村留守妇女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 萍乡学院孵化千名“乡村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神泉乡烧塔节:烈焰映天穹,千年火祭融合无人机灯光秀
- • 萍水河生态航道通航,千吨级货船直通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新篇章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消化固废300万吨打造环保砖
- • 宣风谷酒酿造技艺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古法酒曲配方数字化存档,传承千年酒文化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投产,再生资源利用率跃居全省第一,绿色转型再添新动力
- • 非遗艾米果进军预制菜赛道,真空包装拓展全国市场
- • 湘东区富锌柑橘直供盒马鲜生,溢价收购助农增收40%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硕果累累,签约项目67个,引资超400亿
- • 寒山森林公园古琴雅集,松涛竹韵间再现《高山流水》
- • 萍乡市智慧停车系统正式上线,3万个车位实现“先离场后付费”
- • 萍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商品新举措助力文明风尚
- • 芦溪县搬迁户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吃下“定心丸”保障安居乐业
- • 芦溪镇2000瓶消毒酒精发放,筑牢贫困群众健康防线
- • “家校直通车”开通!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乘专线巴士往返家校
- • 上栗烟花元宇宙博物馆惊艳上线,用户DIY虚拟烟花秀并NFT存证,开启文化新体验
- • “元宇宙宗祠”上线,全球萍乡人虚拟共祭始祖:传承文化,跨越时空的祭祖新方式
- • 萍乡与东盟签署农产品互认协议,鲜辣椒出口关税降50%,助力农业发展新篇章
- • 芦溪紫红米荣登欧盟有机认证榜单,电商直播助力日销突破10万单
- • 湘东区启动“教师安居工程”,200套乡村教师周转公寓建成投入使用
- • 湘东区油茶光伏立体扶贫模式创新推广,助力村民户均年分红超3000元
- • 荷塘乡千亩太空莲绽放盛花期,汉服游船+莲子采摘套餐邀您共赏莲韵风情
- • 杨岐山景区夜游项目盛大开启,光影秀重现禅宗祖庭千年盛景
- • 萍乡智慧停车系统上线,3万个车位实现“无感支付”便捷出行新体验
- • 濒危花果雕刻技艺焕发新生:非遗工坊助力300名留守妇女重拾生活希望
- • 电竞产业生态圈成型,全国职业联赛主场落户萍乡:萍乡电竞新篇章开启
- • 腊市镇油茶深加工基地投产,茶油胶囊产品附加值提升5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湘东客家山歌大赛盛大开幕,AI技术助力濒危方言保护
- • 武功山景区搬迁村民享旅游分红,户均年增收2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推广,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破2000吨,绿色农业发展新篇章
- • 萍乡打造湘赣边医疗康养中心,年接待游客超百万,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扶贫茶园套种中药材,亩产效益翻番达1.2万元
- • 废弃矿区华丽转身,康养小镇地热温泉疗愈中心年接待10万人次
- • 上栗花炮主题甜品店爆火,辣椒巧克力月销10万颗,刷新甜品界新潮流!
- • 赣西港口经济带正式启动建设,20家临港制造企业签约入驻,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湘东区教师周转公寓竣工,乡村教师“拎包入住”告别住房难
- • 上栗县试点“教育数字孪生”,VR复刻校园助力远程安全管理
- • 莲花血鸭速食包研发成功,微波3分钟还原地道“湘赣味”
- • 萍乡富硒大米品牌价值飙升,京东官方旗舰店助力价值超50亿元
- • 高洲乡高山有机茶园荣获欧盟认证,出口订单激增200%
- • 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全覆盖,VR设备助力连接在外务工父母
- • 上栗县“幸福食堂”全覆盖,留守老人仅需1元享三菜一汤的幸福时光
- • 源南乡脐橙电商直播基地投用,日销万单创全省纪录
- • 萍乡市儿童医院新院区启用,AI辅助诊断系统助力精准医疗
- • 萍水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劣V类水体全面清零
- • 鸡冠山杜鹃花海玻璃观景台盛大开放,800米高空俯瞰湘赣边界壮美风光
- • 安源区新建6所公办幼儿园,新增普惠学位1800个,助力破解“入园难”
- • 新泉温泉度假村盛大推出竹林药浴,百种中草药泡池免费体验,养生之旅再升级!
- • 萍乡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72小时柴火慢熏锁住乡愁
- • 林业碳汇交易首单落地,萍乡生态资源变现超千万元
- • 安源区废弃矿区华丽转身,千亩智慧果园助力村集体年收益突破500万元
- • 共享农机3.0平台上线,无人收割机实现跨县调度作业,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安源区教育再升级:新增12所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学位覆盖率提升至85%
- • 香港爱国学校在萍乡设立分校,共筑“一国两制”主题研学新篇章
- • 湖塘古村实景版《牡丹亭》惊艳开演,明清宅院焕新成为昆曲舞台
- • 神泉湖环湖马拉松10月盛大开跑,完赛奖牌闪耀天然红米晶石
- • 萍乡试点社区法律诊所,化解纠纷成功率高达90%,构建和谐社区新典范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节盛大开幕,烤全羊与手工挂面制作亲子课堂精彩纷呈
- • 湘东工业陶瓷助力航天梦:耐高温材料为长征火箭发射保驾护航
- • 全国首座“农业元宇宙基地”落户湘东,VR种菜游戏助力现实订单增长
- • 南坑傩面具与故宫文创联手,复刻光绪御赐彭铭敬傩王像,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
- • 湘东霉豆腐工业化生产,真空包装热销北上广深,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上栗县“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启动,年回收再生铜铝超10万吨,助力循环经济发展
- • 南正街麻辣摊主日售5000串,秘制辣油配方助力整条街经济腾飞
- • 南坑傩雕工坊与故宫联名,复刻光绪帝御赐彭铭敬傩面具,传承非遗文化
- • 上栗县花炮安全操作员持证上岗,2000名脱贫群众获高薪岗位
- • 赣湘合作产业园新能源企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 • 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万亩农田复耕助力就业增收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动,冠军将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寒山森林公园中华秋沙鸭种群惊喜亮相,生态观鸟屋限时预约开放
- • 麻山生态新区打造“零碳智慧村”,光伏屋顶年发电2000万度,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 • 九旬老艺人传承“麻山镇打锡歌”:濒危曲目焕发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