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秋收起义美食展演启动:红色菜系成为党史教育新载体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安源秋收起义美食展演”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隆重开幕。此次活动以红色菜系为载体,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进一步推动党史教育深入人心。
安源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此次美食展演以安源秋收起义为背景,通过展示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红色菜系,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深入了解这段光辉的历史。
活动现场,各式各样的红色菜系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品尝。这些菜系不仅色香味俱佳,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如“秋收起义炖豆腐”,寓意着革命者在艰难困苦中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红军长征饭”,则象征着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活动现场,一位来自安源区的老党员激动地说:“这次美食展演让我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艰辛和伟大。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次美食展演不仅展示了红色菜系的魅力,还通过现场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参与者深入了解安源秋收起义的历史背景和革命精神。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党史知识问答环节,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学习党史知识,加深对党的认识。
红色菜系成为党史教育新载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丰富了党史教育形式。传统的党史教育往往以文字、图片等形式为主,而红色菜系则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党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是增强了党史教育的趣味性。美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红色菜系作为党史教育的新载体,能够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党史学习中,提高党史教育的实效性。
三是传承了红色基因。红色菜系是革命先辈们在艰苦岁月中创造的宝贵财富,通过美食展演,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四是弘扬了革命精神。红色菜系蕴含着革命先辈们的智慧和勇气,通过品尝这些美食,可以让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
总之,安源秋收起义美食展演的启动,为党史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新载体,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家校互动再升级
- • 芦溪县乡村“祠堂变学堂”,老年大学覆盖所有行政村,文化振兴新篇章
- • 萍乡市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全力助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腾飞
- • 国际非遗学者工作站落户萍乡,20国专家共鉴活态传承盛况
- • 斑竹山红军密道探险开放,AR设备重现1930年游击战场景,红色之旅再添新亮点
- • 屋顶光伏扶贫项目助力脱贫,年收益惠及1200户家庭
- • 芦溪励志奖学金助力贫困学子圆梦名校,考取名校奖2万元彰显爱心与希望
- • 富硒稻米种植补贴翻倍,每亩增收超1200元,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 萍乡经开区加速布局,百亿食品产业集群崛起在即——和惠食品项目奠基仪式即将举行
- • 政企合作新模式:萍乡国资平台助力中小企业纾困
- •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面完成,智能家居走进1200户家庭
- • 武功山旅游专线开通,沿线农户年均增收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文廷式肖像:国家宝藏中的戊戌变法秘辛画卷》
- • 桐木镇傩面花炮惊艳亮相文博会,传统工艺与数字艺术激情碰撞
- • 安源煤矿遗址焕新颜,百年绞车房摇身一变成为咖啡馆
- • 《非遗里的中国》聚焦萍乡:烟花秘方的现代化之旅
- • 莲花县携手中科院共建富硒实验室,15家种业龙头企业签约助力乡村振兴
- • 路口镇湖塘古村活化项目竣工:明清宅院华丽变身,成为高定书法民宿新地标
- • 芦溪活豆腐荣登央视《舌尖》,石磨浆水点卤技艺引广泛关注
- • 萍乡经开区获批综合保税区,开放型经济再添强劲引擎
- • 全国首创“零工驿站”服务模式,日均对接灵活就业超500人次,助力灵活就业新突破
- • 湘赣边首个“免申即享”政策平台上线,惠企资金秒到账,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 东桥镇文旅康养项目签约百亿,赣西温泉疗愈目的地崛起
- • 粤港澳大湾区30家食品企业抱团入驻,萍乡富硒食品出口额翻番,共筑国际市场新篇章
- • 碧湖潭森林公园高空玻璃漂流盛启,挑战极限,畅享刺激之旅
- • 赣湘合作产业园签约生物医药项目,10家湘企组团落户萍乡,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安源红军餐厅创新推出VR沉浸宴,数字技术再现红色饮食场景
- • 武功山旅游扶贫专线开通,助力沿线农家乐户均增收5万元
- • “银河镇紫红米小镇盛大开园,稻田音乐节单日吸金百万,掀起乡村旅游新热潮”
- • 安源区红色名村高坑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
- • 芦溪镇发放2000瓶消毒酒精,筑牢贫困群众健康防线
- • 萍乡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成就显著,富硒作物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盛大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乐趣
- • “名人菜”美食地图发布,孔原最爱腊肉入选非遗食谱,探寻中国美食文化新篇章
- • “科技赋能乡村教育:新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馆,VR设备连接中科院科普资源”
- • 萍乡市“数字乡村大脑”上线,AI助力5万亩农田实现精准种植
- • 萍乡市中央厨房项目投产,助力学校营养餐覆盖30万学生
- • 萍乡发布“富硒农业十年规划”,全域打造中国硒谷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芦溪县教育强县战略再升级,农村学校智慧教室覆盖率实现100%
- • 夜间经济3.0版启动,安源古城光影秀点燃“24小时消费”热潮
- • 萍乡跨境电商综试区启动,电瓷产品直通亚马逊欧洲站,助力外贸新篇章
- • 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荣膺“全国助残先进集体”,陶艺康复课程助力特殊儿童成长
- • 全球首条固态电池中试线落户萍乡,年产值预超百亿,中国新能源产业再攀高峰
- • 萍乡话输入法APP上线,方言保护条例纳入地方立法:传承与创新并行,方言文化焕发新生
- • 武功山入选全球十大徒步胜地,星空帐篷酒店预订排至明年
- • 杨岐山景区扶贫民宿集群二期盛大开业,脱贫户分红比例提升至75%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家校共筑温馨桥梁
- • 赤山镇米酒封坛节启幕,千坛老酒窖藏乡村振兴愿景
- • 杨岐乡小学开展“禅宗文化课”,学生体验茶道、抄经修心之旅
- • 全国电瓷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落户芦溪,校企共建“订单式”技工班,助力产业升级
- • 科技创新券政策助力萍乡企业腾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年翻番彰显成效
- • 我国农村消防安全再升级:新建5个乡镇消防所,火灾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
- • 大学生返乡创办“AI家庭农场”,手机养千头黑猪成现实
- • 老旧小区改造:社会资本助力,物业增值收益反哺民生
- • “光伏+农业”模式助力农户屋顶发电,年增收4000元,绿色致富新路径!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推广,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破2000吨,生态农业新典范
- • 城郊高枧村千亩荷花盛开,夏日莲香摄影大赛邀您共赏美景
- • 湘东区携手中科院,共筑稀土研究院,突破高端磁材“卡脖子”技术瓶颈
- • 萍乡试点“农业产业共富贷”:新型主体可获千万信用额度,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区AI机器人制造基地盛大开幕,江西智能装备产业迎来新篇章
- • 武功山草甸音乐节回归,星空帐篷区新增地暖防寒系统,打造极致音乐体验
- • 《存悔斋集》刘凤诰作品多语种译本全球发行,荣登哈佛东亚系教材
- • 芦溪县连续五年上榜“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8000个,助力“入园难”问题彻底缓解
- • 杨岐乡禅意民宿集群盛大开业,游客体验采茶、抄经慢生活新风尚
- • 高铁+文旅专列开通!萍乡至长沙周末游套餐销售火爆,畅游湘赣风情两日游
- • 萍乡农村“厕所革命”验收通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助力乡村振兴
- • 《真理的火种》交响诗在国家大剧院震撼首演,奏响时代最强音
- • 上栗县“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启动,年回收再生铜铝超10万吨,绿色循环经济再添新动力
- • “萍乡工匠”全球招募计划盛大启动,顶尖人才最高补贴达500万元
- • 00后团队创新无限,3D打印技术助力萍乡花果非遗文化焕新颜
- • 全国首部萍乡方言电子地图上线,AI语音导航引领古村落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