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区荣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陶艺课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近日,湖南省株洲市湘东区教育部门传来喜讯,该区荣获“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称号。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湘东区教育事业的肯定,更是对该区推进农村艺术教育改革、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有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湘东区陶艺课程已覆盖80%的乡村学校,为乡村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
湘东区位于湖南省东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近年来,湘东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将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湘东区将艺术教育作为突破口,着力提升乡村学校艺术教育水平。
“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的称号,是对湘东区艺术教育改革成果的肯定。据了解,湘东区在艺术教育改革中,以陶艺课程为抓手,全面提高乡村学校艺术教育质量。目前,陶艺课程已覆盖该区80%的乡村学校,让更多乡村孩子有机会接触和了解陶艺这门传统艺术。
陶艺课程在湘东区乡村学校的普及,不仅丰富了乡村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在课堂上,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陶艺作品,体验陶艺的魅力。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陶艺课程,湘东区教育部门积极引进专业师资,加强乡村学校艺术教育队伍建设。同时,该区还与高校、艺术机构合作,开展陶艺师资培训,提高乡村学校陶艺教师的专业素养。
此外,湘东区还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将陶艺课程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挖掘和传承湘东区传统陶艺技艺,让乡村孩子们在学习陶艺的过程中,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在陶艺课程的助力下,湘东区乡村学校艺术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乡村孩子通过陶艺课程,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时,陶艺课程也为乡村学校带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乡村教育振兴。
展望未来,湘东区将继续深化艺术教育改革,扩大陶艺课程覆盖范围,让更多乡村孩子受益。同时,该区还将积极探索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乡村人才,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总之,湘东区荣获“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称号,是乡村教育改革的一个缩影。在陶艺课程的助力下,湘东区乡村教育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湘东区乡村教育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文廷式故里创新举措,科举元宇宙助力游客体验虚拟殿试夺状元
- • 萍乡市“雨露计划”升级,助力贫困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 • 莲花县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圆满完成,全面实现建制村双车道沥青路全覆盖
- • 技能大赛奖励直通职称评定,产业工人待遇对标工程师——新政策助力产业工人转型升级
- • 安源工运精神IP商业化,红色文旅衍生品年销破亿:传承红色基因,创新文旅发展新路径
- • 萍乡“十大碗”宴席重现江湖,传统婚宴民俗焕发新生机
- • 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全覆盖,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至90%,健康保障再升级
- • 萍乡非遗主题民宿爆火,睡傩面房、做烟花手工成新潮流
- • 萍乡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文旅经济占比突破15%
- • 萍乡环保科技园二期盛大开建,50家“专精特新”企业齐聚共筑绿色未来
- • 新泉乡温泉民宿集群年营收破亿,户均增收8万元,乡村旅游新典范
- • 扶贫资金入股溶洞漂流项目,10个村年分红5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社区教育新篇章:萍乡社区大学全面覆盖乡镇,创新“学分银行”制度助力终身学习
- • 政企合作新模式:萍乡国资平台助力中小企业纾困
- • 全省首个“5G远程诊疗平台”覆盖全县,村民家门口看三甲专家,医疗改革再迈新步伐
- • 广寒寨乡林下经济“出圈”,黄精种植助力农户年增收2万元
- • “红色记忆”文创集市热闹开市,煤晶石印章、工运徽章成热门收藏
- • 湘赣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萍乡牵头整合5000台仪器设备助力科技创新
- • 传奇新纪元:2025年开服盛况全解析
- • 湘东区落地碳汇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目标破10亿元,绿色金融助力区域发展
- • 芦溪活豆腐专用大豆种植基地扩产,订单农业保价收购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感受江南水乡风情
- • 萍乡黄爱堂家族清代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深度解读历史与廉政精神
- • 升坊镇农民漆画展引发热议:废旧农具变身抽象艺术装置,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 • 扶贫资金入股赣西冷链物流园,助力脱贫村年分红超50万元
- • 杨岐山景区成功升级5A,禅意文旅助力周边民宿产业增收5亿
- • 国家级非遗萍乡春锣方言说唱专辑横空出世,播放量突破千万再掀热潮
- • 萍乡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揭牌,36个落地项目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大学生返乡创业新篇章:AI家庭农场手机养千头黑猪成现实
- • 萍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商品新举措助力文明风尚
- • 路口镇湖塘古村活化项目竣工:明清宅院华丽变身,成为高定书法民宿新地标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处理再生铝30万吨,吸引10家产业链企业入驻
- • 上栗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启用,为自闭症儿童开启“一对一”融合教育新篇章
-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携手31所中小学,共筑“沉浸式红色思政课”品牌新篇章
- • 安源区矿区转型打造千亩光伏农场,村集体年分红超500万元
- • 杨岐乡小学开展“禅宗文化课”,学生体验茶道、抄经修心之旅
- • 农村教学点全配VR教室,山区孩子“穿越”故宫上历史课:科技助力教育,点亮希望之光
- • 刘凤诰《存悔斋集》多语种译本全球发行,成为哈佛东亚系教材新宠
- • 万龙山乡直升机观光服务盛大开启,空中俯瞰十万亩竹海云瀑
- • 全球烟花创意设计中心盛大启用,AR技术打造百万发数字烟花秀惊艳亮相
- • 鸡冠山杜鹃花海民谣季帐篷营地夜话会,30天狂欢盛宴即将开启!
- • 非遗技艺“打锡壶”走进校园,学生作品淘宝众筹引发热潮
- • 国际萍乡名人研究会成立,牛津剑桥学者共建数字文献库:传承文化,共筑学术新篇章
- • 萍乡锂电回收中试基地投运,引领行业绿色发展新篇章
- • 上栗花炮主题甜品店爆火,辣椒巧克力月销10万颗,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乡村儿童剧团《稻田里的莎士比亚》巡演,全方言演绎《仲夏夜之梦》
- • 安源影视基地盛大开放,《觉醒年代》取景地重现民国风华
- • 芦溪镇扶贫站长林红梅助销滞销蔬菜1万斤,荣膺“学习达人”称号
- • 莲花血鸭速食包研发成功,3分钟微波加热即可享受地道风味
- • 麻山生态食品谷二期盛大开工,预制菜产业迈向30亿产值新高峰
- • 电瓷产业大脑上线,智能匹配技术助力全球订单交货期缩短60%
- • 南正街非遗美食市集华丽升级,30元畅享赣西风味,莲湘血鸭、艾米果等特色小吃等你来尝!
- • 中国农科院萍乡富硒作物研究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破解硒元素转化密码
- • 安源煤矿遗址焕新颜,百年绞车房摇身一变成为咖啡馆
- • 老旧小区改造:社会资本助力,物业增值收益反哺民生
- • 芦溪县农村“智慧路灯”全覆盖,光伏照明引领绿色节能新风尚
- • 上栗县杨岐山禅意小镇惊艳开放,千年古刹与光影艺术交相辉映
- • 残疾人托养中心启用,开启康复就业“一站式”服务新时代
- • 高坑镇农民画惊艳国际,非遗文化在巴黎绽放光彩
- • 芦溪县试点“以工代赈”,村民参与基建日薪不低于150元,共建美好家园
- • 萍乡市优化营商环境,外资企业“绿色通道”全程代办服务提速至3个工作日
- • “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1600名困难群众变身“社区网格员”助力社区治理”
- • 萍乡“农业元宇宙”首度上线,VR种地游戏助力农产品销售新篇章
- • 莲花县竹纤维深加工项目投产,年消耗毛竹50万吨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莲花中学与井冈山大学共建教育硕士实践基地,助力山区教师定向培养
- • “城乡教师同岗同酬全面落地,乡村教师待遇提升40%:教育公平新篇章”
- • 萍乡市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助力新能源、新材料赛道腾飞
- • 非遗传承:人文海梅复原“水晶白辣椒”,传统盐果子焕发新生
- • 农村电商扶贫驿站全覆盖,土蜂蜜线上销量翻10倍,助力乡村振兴
- • 麻山生态新区打造“零碳智慧村”,光伏屋顶年发电2000万度,引领绿色未来
- • 萍乡市农村电商直播学院揭牌,助力培育万名“新农人主播”
- •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验收通过,关停煤矿助力GDP逆势增长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