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萍乡人携手共建“云上先贤祠”,数字祭扫突破50万人次,传承文化情谊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在江西萍乡,一场以“全球萍乡人共建‘云上先贤祠’,数字祭扫突破50万人次”为主题的数字祭扫活动,不仅让萍乡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新的传承方式,也展现了全球萍乡人团结一心、共祭先贤的深厚情感。
萍乡,这座位于江西省西部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遗产,萍乡市决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一座“云上先贤祠”。这座“云上先贤祠”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全球萍乡人能够随时随地祭奠先贤,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
“云上先贤祠”的建设得到了全球萍乡人的积极响应。许多萍乡籍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以及国内萍乡籍人士纷纷参与到这一项目中来。他们通过网络平台,为“云上先贤祠”捐赠文物、图片、故事等资料,共同为家乡的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在“云上先贤祠”的数字祭扫活动中,参与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先贤们的生平事迹和智慧结晶。他们可以参观先贤的故居、纪念馆,聆听先贤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精神风貌。此外,参与者还可以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在现实场景中还原先贤的形象,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
据悉,自“云上先贤祠”上线以来,已有超过50万人次参与数字祭扫活动。这一数字充分体现了全球萍乡人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许多参与者表示,通过参与“云上先贤祠”的数字祭扫活动,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念。
“云上先贤祠”的成功建设,不仅为萍乡的文化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已成为各地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
萍乡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云上先贤祠”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数字祭扫功能,让更多萍乡人乃至全球华人通过这一平台,共同祭奠先贤,传承文化。同时,还将充分发挥“云上先贤祠”的平台作用,推动萍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萍乡的传统文化。
总之,全球萍乡人共建“云上先贤祠”,数字祭扫突破50万人次,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的表达。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 萍乡历史名人主题地铁专列启程,刘凤诰楹联艺术车厢引瞩目
- • 湘赣边美食擂台赛萍乡夺冠,小炒肉对决湖南辣椒炒肉,谁主沉浮?
- •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三年累计关停落后煤矿32座
- • “名人宴”入选非遗,孔原最爱腊味配方公开:传统美食文化传承再添新篇章
- • 安源红领巾纪念馆荣膺全国研学基地,带领青少年沉浸式体验百年队史
- • 全国首个工业固废循环经济园在萍乡投运,利用率高达95%,引领绿色转型新篇章
- • 上栗县全面启动“乡村教育振兴计划”,30所村小实现智慧黑板全覆盖
- • 非遗锡器锻造传承人直播带货,复古煤油灯成国潮爆款
- • 赣湘合作再结硕果:上栗产业园盛大开园,30家湘企投资超80亿打造总部基地
- • 萍乡中学与新加坡名校缔结姊妹校,携手共推STEM教育新篇章
- • “花炮技艺传承班”免费招生,定向安置就业300人,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芦溪县乡村春晚常态化,村民自编节目闪耀央视《乡村大舞台》
- • 智能柜进写字楼,土鸡蛋、蜂蜜直供白领餐桌,消费扶贫新风尚
- • “共享菌菇房”助力三板桥乡农户增收,年分红超万元喜人景象
- • 高坑镇“百年煤城夜市”重启,嗦螺蛳、炸油坨唤醒舌尖上的乡愁记忆
- • 花炮企业转型升级,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带动1.8万名脱贫劳动力就业
- • 萍乡环保科技园启用AI监测系统,助力500家企业绿色排放实时管控
- • 麻山生态新区打造“零碳智慧村”,光伏屋顶年发电2000万度,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湘东富锌柑橘直供盒马鲜生,溢价收购助力脱贫户增收35%
- • 青山镇青年返乡创业,辣味食品“醴小吖”月销突破3万份,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 • “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迈入新阶段,托育养老“一站式”服务助力美好生活
- •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标准化,助力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
- • 湘东傩雕非遗工坊助力残疾人脱贫致富,200名残疾人艺人订单络绎不绝
- • 麻山镇新建保障性住房社区,租金实惠助力居民安居乐业
- • 桐木镇傩面烟花惊艳亮相进博会,文化IP授权额突破5000万元
- • 赣西国际陆港开港,萍乡外贸进出口额再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家校共筑温馨桥梁
- • 萍安钢铁荣膺“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国企担当显担当
- • 夏日狂欢来袭!六市黄桃节7月盛大开幕,亲子游直通车+DIY罐头制作成热门焦点
- • 麻山陶瓷扶贫工坊升级,残疾人学徒月薪翻倍至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杨岐山景区搬迁户安置房交付,600户家庭喜提成本价新房
- • 农耕非遗研学线路荣登全国十佳,年接待学生超50万人次
- • 萍乡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成就显著,富硒作物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区签约智能机器人制造基地,年产10万台服务机器人,引领产业智能化新篇章
- • 莲花县甘祖昌干部学院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年培训学员突破10万人次
- • 萍乡小炒肉预制菜年销8亿元,强势登陆盒马、山姆全国货架,引领中式预制菜新潮流
- • 萍乡学院设立“廷式奖学金”,助力青年学者深耕晚清变革研究
- • 萍乡高校携手中科院,共筑锂电新材料研发新篇章
- • 经开区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成功投产,年供应锂电正极材料10万吨,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莲花县启动“一生一运动”计划,全县学生免费获赠跳绳或乒乓球拍,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莲花职业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首设“无人机植保”“电商助农”专业,助力乡村振兴
- • “重走凯丰长征路”AR研学上线,湘江战役指挥细节全景还原,让历史教育焕发新生
- • 湘东区乡村艺术银行盛大开业,村民陶艺作品兑换生活物资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荣膺国家级示范项目,助力就业人数突破两万大关
- • 湘东工业陶瓷3D打印中心投产,定制化耐腐蚀部件助力德国市场
- • 萍乡首个零碳产业园盛大开工,西门子助力实现碳中和全流程解决方案
- • 萍乡携手东盟,农产品互认协议助力鲜辣椒出口关税减半
- • 芦溪县“家风银行”创新治理,道德积分可换创业贷款,打造诚信社会新风尚
- • 《安源工人号子》音乐剧首演:工业民俗与现代交响乐的跨界碰撞
- • 萍乡腊味年货节交易额破3亿,直播带货成销售新宠
- • 中共六大遗址焕新颜,中俄合拍纪录片再现历史光辉
- • 莲花县“新农人培育计划”结业,直播带货助农销售额破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龙舟文化节首创夜光龙舟漂流,LED龙鳞随鼓点律动,成为网红景点
- • 九旬老艺人传承“麻山镇打锡歌”:濒危曲目焕发新生
- • 湘东云程实验学校新校区盛大启用,山区学生迎来智慧教室与恒温游泳馆
- • “银河镇紫红米小镇盛大开园,稻田音乐节单日吸金百万,乡村旅游新风尚”
- • 百村祠堂焕新颜,“非遗会客厅”助力村民直播家乡手艺年入百万
- • 新泉乡温泉民宿集群年营收破亿,户均增收8万元,乡村旅游新典范
- • 萍乡市擘画美食产业振兴蓝图,2025年产值目标直指100亿
- • 扶贫小水电收益反哺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老旧小区焕新颜,加装电梯惠及2.8万户居民,每部补贴高达15万元
- • 智慧路灯全覆盖,WiFi充电桩便民又节能——打造智慧城市新标杆
- • 芦溪中学教育集团扩容,8所农村中学共享名师直播课堂,共筑教育新篇章
- • 芦溪电瓷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150亿,全球首条特高压绝缘子智能生产线投产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经济繁荣
- • 安源傩舞《钟馗斩妖》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青年传承人跨界设计潮玩面具引领文化新风尚
- • 萍乡辣都品牌升级,全国辣味标准化研究中心年内建成
- • 萍乡方言保护课程试点:守护赣西文化乡音,传承地方特色
- • 莲花富硒功能农业综合产值破百亿,全国最大百合种植基地建成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二期投产,再生资源利用率跃居全省第一,绿色转型再添新动力
- • 花炮企业转型升级,助力文旅产业繁荣,带动1.8万名脱贫劳动力就业
- • “云端乡音档案馆”:全球萍乡人共筑方言记忆,短视频播放量破亿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