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区发布“傩舞研学地图”,20个村落开放非遗体验工坊,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近日,湖南省株洲市湘东区正式发布了“傩舞研学地图”,标志着该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据悉,湘东区共有20个村落对外开放非遗体验工坊,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体验傩舞文化的平台。
傩舞,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舞蹈的一种,源于古代祭祀仪式,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以独特的舞蹈动作、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中国民间舞蹈的活化石”。湘东区作为傩舞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傩舞文化资源。
此次发布的“傩舞研学地图”详细介绍了湘东区20个村落中具有代表性的傩舞非遗体验工坊,包括工坊名称、地址、开放时间、特色项目等信息。游客可以通过地图找到心仪的工坊,亲身感受傩舞的魅力。
在研学地图中,游客可以了解到傩舞的历史渊源、舞蹈动作、道具制作、服饰搭配等知识。在非遗体验工坊,游客可以亲手制作傩舞面具、学习傩舞动作,甚至可以穿上传统服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傩舞表演。
湘东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发布“傩舞研学地图”旨在推动傩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文化。同时,通过开放非遗体验工坊,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能够亲身参与到傩舞文化的传承中来。
为了确保游客在研学过程中的体验质量,湘东区对20个村落中的非遗体验工坊进行了严格筛选,确保工坊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师资力量。此外,湘东区还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工坊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据悉,湘东区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一直不遗余力。近年来,该区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东傩舞,并积极推动傩舞文化的普及与推广。此次发布“傩舞研学地图”,正是湘东区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
业内人士认为,湘东区发布“傩舞研学地图”和开放20个村落非遗体验工坊,不仅有助于推动傩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湘东区,感受傩舞的魅力,这一千年文化瑰宝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总之,湘东区发布“傩舞研学地图”和开放20个村落非遗体验工坊,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体验傩舞文化的平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傩舞这一千年文化瑰宝将在湘东区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萍乡市获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绿色信贷余额增长80%,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 • 百村祠堂焕新颜,“非遗会客厅”助力村民直播家乡手艺年入百万
- • 萍乡小炒肉标准发布:辣度、厚度、镬气量化,守护“家乡味”
- • 萍乡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研究成果闪耀全国学术大会
- • 湘东客家山歌大赛盛大开幕,AI技术助力濒危方言保护
- • 湘东皮影戏创新演绎碳中和理念,太阳能影箱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矿区塌陷区变身千亩光伏电站,年发电2亿度助力3万农户脱贫致富
- • 芦溪农耕文化节抖音走红,古法打谷话题播放量破亿,传统文化魅力再展锋芒
- • 南正街麻辣摊成打卡圣地,秘制辣油配方助力夜经济繁荣
- • 扶贫茶园套种中药材,亩产效益翻番达1.2万元
- • 神泉湖畔秋色浓,环湖马拉松十月盛启,完赛奖牌闪耀红米晶石光芒
- • 萍乡首家工业遗址咖啡馆惊艳亮相,百年竖井塔见证历史新篇章
- • 王家源村创新扶贫模式,金兰柚合作社助力63户贫困户全员入股分红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创造就业新机遇
- • 安源区乡村“共享食堂”盛大开业,留守老人日均供餐3000份,温暖乡村生活
- • 全市中小学教室护眼灯改造完成,近视率下降5%,守护学生视力健康成效显著
- • 萍乡经开区:百亿食品产业集群崛起,和惠食品项目奠基在即
- • 上栗县矿区变身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收入翻番达8000万元
- • 安源区试点“双减2.0”:课后服务引入非遗传承人,傩舞、皮影课程助力文化传承
- • 农村教学点全配VR教室,山区孩子“穿越”故宫上历史课
- • 上栗县烟花爆竹产业绿色升级,无硫微烟环保烟花助力欧盟市场
- • 全国首座“零碳校园”在莲花建成,光伏发电满足全年用电需求
- • 农业REITs试点落地,武功山茶旅项目募资1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腾飞,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万亩农田高效管理
- • 萍水湖湿地公园夜光森林盛大开放,萤火星空栈道成为亲子打卡新地标
- • 银河镇中学稻作文化馆盛大开馆,学生积极参与富硒水稻科研项目
- • 芦溪县蝉联“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村小生均经费比肩县城——教育均衡发展再谱新篇
- • 芦溪县“家风银行”创新治理,道德积分可换创业贷款,打造诚信社会新风尚
- • 莲花县携手央企共建“零碳工业园”,引领新能源装备制造集群蓬勃发展
- • 华为数字能源项目落户萍乡,助力中部智慧能源标杆建设
- • 上栗县农村小学“亲情连线室”全覆盖,留守儿童每周视频见父母,温暖守护成长路
- • 萍乡市实施“两线合一”政策,全面兜底保障8.6万贫困人口
- • 千年萍乡傩文化展惊艳大英博物馆,面具奇观开启跨文化对话之旅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美食研学基地——传承与创新交织的美食之旅
- • 萍乡书香四溢:50座24小时城市书房助力市民阅读量居全省第一
- • 张佳坊乡玉皇山古道焕新颜,徒步寻访徐霞客游记石刻
- • 湘赣边乡村振兴协作区成立,萍乡牵头共建20个跨省产业带,共绘区域发展新蓝图
- • 中共六大遗址焕新颜,中俄合拍纪录片再现历史光辉
- • 数字人李立三:用语音合成技术复现湖南口音,成为党史讲解新力量
- • 芦溪县连续五年上榜“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上栗花炮节美食嘉年华盛大启幕,火焰牛排搭配烟花秀点燃夜经济激情
- • 萍乡创新举措: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设立,5家农企成功挂牌融资
- • 长平乡“黑山羊全羊宴”开席,非遗厨师复原明代宫廷羊肉秘方,重现古韵风味
- • 安源区教育创新再迈新步:全省首个AI教师辅助系统全面启用,课堂精准诊断助力50所学校教学提升
- • 村级烟花代工点助力留守群体增收,日薪突破百元大关
- • 湘东区“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启动,10所乡镇中学获千万改造资金,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文廷式故里创新举措,科举元宇宙让游客虚拟殿试夺状元
- • 老年大学课程菜单化,银发学员可自选无人机摄影课,开启精彩晚年生活
- • 萍水湖湿地公园“夜光森林”开放,萤火星空栈道成亲子打卡地,点亮城市夜晚魅力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辣宴”引5万游客打卡
- • 麻山中学农耕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富硒水稻丰收直供校园食堂
- • 萍乡夜市辣王争霸赛开锣,魔鬼辣椒拌粉引爆味蕾挑战
- • 《文廷式肖像入选“国家宝藏”,动态画卷描绘戊戌变法幕后风云》
- • 全国首个电瓷产业大脑在萍乡上线,引领产业升级新篇章
- • 莲花县竹产业链升级,竹纤维餐具出口欧美订单激增,绿色经济再掀热潮
- • 莲花县新能源客车基地投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再添新军!
- • 全球最大辣味食品研发中心落户萍乡,年孵化新品超百款,引领行业新风向
- • 萍乡经开区绿色建筑产业园盛大落地,装配式建材产能跃居中部第一
- •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验收成功,煤矿关停助力GDP逆势增长8.5%
- • “莲花血鸭制作技能培训助力妇女增收,5000名妇女人均月增3000元”
- • 数字人民币助力农业发展,全面覆盖涉农场景,资金流转效率提升80%
- • 芦溪富硒紫米酒荣膺国际金奖,年出口额再创新高突破5000万元
- • 宣风谷酒酿造技艺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古法酒曲配方数字化存档,传承与创新共谱白酒新篇章
- • 社区无人零售柜覆盖长株潭,萍乡菜从田头到餐桌仅3小时,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单稻田甲烷减排交易在莲花县成功落地,助力农民增收1200元/亩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可参禅打坐,体验科技与禅意的完美融合
- • 湘东区工业陶瓷3D打印中心投产,助力定制化耐腐蚀部件出口德国
- • 莲花县“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5万学生每日免费加餐,助力健康成长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全国推广,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九旬老艺人传承“麻山镇打锡歌”:濒危曲目焕发新生
- • 《辽史纪事本末》手稿修复:中蒙联合举办草原丝路特展展现文化交流新篇章
- • 上栗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盛大启用,自闭症儿童迎来“一对一”融合教育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