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海绵城市二期工程竣工,内涝发生率下降90%,城市排水系统焕然一新

近日,萍乡市海绵城市二期工程正式竣工,标志着该市在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据官方数据显示,自工程实施以来,萍乡市内涝发生率下降了惊人的90%,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像海绵一样,能够吸收、蓄渗、净化和释放雨水,实现雨水的自然循环利用。萍乡市海绵城市二期工程以“渗、滞、蓄、净、用、排”为原则,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和措施,有效提升了城市排水系统的抗涝能力。
据了解,海绵城市二期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排水管网:工程对原有的排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改造,增设了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利用。同时,对排水管道进行了升级,提高了排水能力。
2. 建设蓄水设施:在市区内建设了多个蓄水池,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减轻城市内涝压力。此外,还增设了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生态设施,进一步提高了雨水渗透能力。
3. 优化城市景观:海绵城市二期工程在提升城市排水能力的同时,注重城市景观的优化。通过建设生态景观带、公园绿地等,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
4. 强化科技支撑:工程采用了先进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科技手段,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排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海绵城市二期工程的竣工,为萍乡市带来了诸多利好。首先,内涝发生率下降了90%,有效保障了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雨水得到了有效收集和利用,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此外,城市景观得到了优化,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海绵城市二期工程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萍乡市的排水能力,还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萍乡市将继续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同时,积极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更多有益经验。
总之,萍乡海绵城市二期工程的竣工,标志着该市在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今后的日子里,萍乡市将继续努力,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美好的生活环境。
- • 国际萍乡名人研究会成立,牛津剑桥学者共建数字文献库,助力萍乡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湘东特殊教育学校创新引入虚拟现实康复课程,助力自闭症儿童社交训练
- • 全国首单茶园碳汇交易在萍乡签约,茶农增收2000元/亩,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湘赣边数字乡村协作平台启动,50个村共享云端技术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县乡村教师周转房全覆盖,300名特岗教师扎根扶贫一线助力教育振兴
- • 上栗番薯丸子:年产值破亿,合作社助力3000农户增收致富
- • 世界首条特高压绝缘子智能产线投产,良品率突破99.9%,引领电力设备制造新纪元
- • 萍乡“乡村振兴合伙人”计划启动,博士团队带技术入股村集体企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脱贫户年均增收3200元——我国光伏扶贫成效显著”
- • 芦溪县“扶贫专车”助力脱贫劳动力点对点输送至长三角
- • 杨岐普通寺除夕钟声直播联动全球,禅宗文化魅力吸引百万观众共赏
- • 全省首个村级“零碳养老院”在丹江街建成,光伏发电助力绿色养老
- • 宣风镇中心幼儿园荣膺教育部安吉游戏试点,户外探索区拓展至10亩,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 • 游戏版四合院争夺战:土豪玩家的跨年新玩法
- • 神泉乡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投运,助力绿色减排,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百万棵
- • 芦溪紫红米荣登欧盟有机认证榜单,电商直播助力日销突破10万单
- • 芦溪县启动“未来教师培养计划”,公费师范生签约即享10万补贴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景区直通公路建成,沿线农家乐收入翻倍,乡村旅游迎来新机遇
- • 湘东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值突破百亿,富硒稻米品牌价值跃居全国前三
- • 安源区搬迁社区创业新篇:300家脱贫户年营收破千万
- • 湘东区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荣获全国农村环保示范县称号
- • 扶贫资金助力,200个蔬菜大棚让贫困户“拎包入驻”种反季菜
- • 萍乡教育迈向国际:首次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开启教育交流新篇章
- • 湘东工业陶瓷出口额突破30亿,耐酸管道在中东海水淡化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 • 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正式启动,30所村小焕新颜,告别旱厕、危房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辣宴”引5万游客打卡
- • 武功山旅游专线开通,沿线农户年均增收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湘赣边劳务协作平台上线,助力2万脱贫群众跨省就业增收
- • 江西湘东区打造首个“乡村儿童心理健康中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起飞,无人机配送山货助力乡村振兴
- • 芦溪武术大会创新举措:VR对战系统与数字人重现明清拳谱招式
- • 全国首个“零碳老矿区”诞生,光伏发电覆盖废弃矿坑年减排万吨
- • 《文廷式肖像:国家宝藏中的戊戌变法秘辛画卷》
- • 萍乡锂电回收中试基地投运,格林美等头部企业携手攻克技术难关
- • 安源区“政银担”联动,发放20亿低息贷款助力企业扩产
- • 神泉乡生态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年接待康养游客突破30万人次
- • “萍品出湘”工程正式启动,50家连锁超市设立特产专区,助力湖南特色产品走向全国
- • 《文廷式诗词改编国风电音剧,巴黎艺术节再创辉煌,斩获创新大奖!》
- • 湘东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引领30个特色产业村蓬勃发展
- • 传统莲花打锡技艺携手奢侈品牌,婚嫁锡器惊艳亮相米兰设计周
- • 南坑镇傩舞祈福夜游上线,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演绎《赶鬼驱疫》
- • 芦溪县电瓷产业链延伸至乡村,20家村办企业年产值突破3亿
- • 萍乡“名师飞课”系统上线,乡村学生共享名校课堂,教育公平再进一步
- • 荷兰智慧温室技术助力芦溪番茄产业升级,产量翻倍创新高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入住率飙升至100%
- • 芦溪高压电瓷研究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百万伏特高压绝缘子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 • 芦溪县乡村“祠堂变学堂”,老年大学覆盖所有行政村,传承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千年南坑车湘傩面雕刻技艺破圈,年出口订单超万件,展现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 • “共享菌棒”模式助力三板桥乡农户增收,零成本参与年分红过万
- • 安源影视基地盛大开放,《觉醒年代》取景地重现民国风情
- • 赣湘边区域合作产业园开园,萍醴高速通车助力千亿级产业带腾飞
- • 《王耀南将军抗战工兵日记出版,为军事工程史添砖加瓦》
- • 萍乡锂电回收中试基地投运,格林美等头部企业携手共进技术攻关
- • 总投资80亿元!萍乡废弃矿区变身光伏基地,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启动,30所村小焕新颜,告别旱厕与危房
- • 废弃厂房变身当代美术馆:乡村振兴艺术介入计划的创新实践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体验参禅打坐新境界
- • 《文廷式肖像荣登“国家宝藏”,动态画卷再现戊戌变法幕后风云》
- • 国家级非遗湘东傩雕联名潮玩,NFT数字藏品登录阿里拍卖,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湘东傩文化非遗工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傩面具制作助力500户村民就业增收
- • 湘东区废弃矿区变身生态农场,助力300户脱贫户种植富硒果蔬
- • 宣风谷酒酿造技艺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古法酒曲配方数字化存档传承千年匠心
- • 农村电商扶贫驿站全覆盖,土蜂蜜线上销量翻10倍,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奥体中心全力冲刺省运会主场馆建设,2026年精彩亮相在即
- • 玉皇山千年红豆杉群惊艳亮相,国庆期间生态科考步道正式开放
- • 安源区庭院经济示范工程启动:千户农民房前屋后种菌菇、养蜜蜂,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感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三年累计关停落后煤矿32座
- • 莲花县“村BA”篮球联赛火爆,决赛吸引10万游客打卡,打造乡村体育新名片
- • 萍乡首推教师优待卡,公交文旅福利助力教育工作者便捷生活
- • 湖塘古村实景版《牡丹亭》惊艳开演,明清宅院变身昆曲舞台
- • “银河镇紫红米小镇盛大开园,稻田音乐节单日吸金百万,乡村旅游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