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区废弃矿区变身生态农场,助力300户脱贫户种植富硒果蔬
位于我国湖南省的湘东区,曾经是一片废弃的矿区,环境恶劣,资源枯竭。然而,近年来,湘东区通过废弃矿区转型生态农场,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还帮助300户脱贫户通过种植富硒果蔬走上了致富之路。
废弃矿区变身生态农场,湘东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矿区生态修复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通过引进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湘东区将废弃矿区逐渐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生态农场。
在生态农场中,300户脱贫户成为了种植富硒果蔬的主力军。富硒果蔬富含硒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市场前景。为了帮助这些脱贫户掌握种植技术,当地政府邀请了农业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从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训。
在专家的指导下,脱贫户们逐渐掌握了富硒果蔬的种植技术。他们精心挑选优质种子,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确保每一株富硒果蔬都能茁壮成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富硒果蔬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高。
随着富硒果蔬的丰收,湘东区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富硒果蔬推向市场。一方面,当地政府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将富硒果蔬推向全国;另一方面,政府还组织开展了富硒果蔬推介会,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购买。
富硒果蔬的畅销,让300户脱贫户实现了增收致富。他们不仅摆脱了贫困,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脱贫户张大哥说:“以前我们这里都是废弃的矿区,现在变成了生态农场,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在废弃矿区转型生态农场的过程中,湘东区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他们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措施,使矿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如今,这里的空气清新,水源清澈,生态环境得到了恢复。
此外,湘东区还积极探索生态旅游发展,将生态农场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游客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品尝到新鲜的富硒果蔬,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总之,湘东区废弃矿区转型生态农场,不仅助力300户脱贫户种植富硒果蔬,实现了增收致富,还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推动了绿色可持续发展。这一成功案例为我国其他矿区生态修复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未来的发展中,湘东区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提升富硒果蔬品质,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脱贫户受益,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同时,湘东区还将继续探索生态旅游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家园。
- • “全省首创‘拿地即开工+验收即发证’,项目审批周期压缩60%”
- • 芦溪县创新扶贫模式:扶贫荣誉积分制助力创业贷款
- • 萍乡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市场主体增长30%展现发展新活力
- • 萍乡话输入法APP上线,方言保护条例纳入地方立法:传承与创新并行,方言文化焕发新生
- • “萍品出湘”工程正式启动,50家连锁超市设立特产专区助力湖南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 • 上栗县村级工业园全覆盖,助力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超1.5万人
- • 芦溪紫红米电商直播助力扶贫,年销售额破2亿,2000户脱贫致富
- • 芦溪县智慧冷链物流园投用,助力农产品损耗率显著降低
- • 上栗县河道整治工程圆满竣工,30公里滨水生态长廊惊艳亮相
- • 芦溪玉皇山古道修复开放,徐霞客游记打卡地变身“徒步天堂”
- • 00后团队创新无限,3D打印技术助力萍乡花果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 • 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落成,首批30家企业提供定向岗位,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
- • 杨岐乡禅意民宿集群盛大开业,游客体验采茶、抄经慢生活新风尚
- • 芦溪农民武术大会开擂,十八般兵器对决引全网直播
- • 杨岐普通寺禅茶大会盛大开幕,百人茶席演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传统精神
- • 安源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30个村获评省级生态村,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 • 湘东区多部门联动,七旬老人房产证难题终得解决
- • 萍乡智慧农业云平台上线,AI精准施肥助力万亩稻田增产20%
- • 湘东区荣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陶艺课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萍乡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市场主体增长30%谱写发展新篇章
- • 农村学校“温暖工程”竣工,空调覆盖率100%,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芦溪县共享实验室开放,小微企业研发成本降低40%,助力乡村振兴
- • 上栗县村级养老“幸福餐桌”全覆盖,留守老人1元吃饱吃好,暖人心扉
- • 安源区搬迁社区创业新篇:300家脱贫户年营收破千万
- • 升坊镇农民书法展别开生面,犁耙作笔、稻田为纸创意吸睛
- • 杨岐普通寺除夕钟声直播联动全球,禅宗文化魅力吸引百万观众共赏
- • 上栗手撕狗肉日销千份,祖传卤料配方助力百人就业,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芦溪县乡村CEO年薪制试行,大学生村官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 • 武功山脚下泉水豆腐坊爆火,游客蜂拥体验石磨豆浆,日接待超千人
- • “柏林左翼思想论坛设凯丰专场,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共品“百辣宴”创吉尼斯纪录
- • 湘东油茶冰淇淋走红网络,传统油坊与年轻品牌跨界联名创新潮
- • 萍乡全市中考改革落地,创新“学科+实践”综合评价体系引领教育新风向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美食研学基地: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文化新篇章
- • 萍乡市外资企业“绿色通道”全面开通,全程代办服务助力企业高效入驻
- • 国家级非遗萍乡春锣进校园,百名“娃娃传承人”共展非遗风采
- • 安源路矿遗址焕新升级,全息剧场再现毛泽东考察工运历史瞬间
- • 芦溪紫红米荣膺欧盟有机认证,电商直播助力日销突破10万单
- • 上栗县“数字乡村”平台上线,智慧农业覆盖率超8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刘凤诰楹联艺术展惊艳纽约时代广场,智能毛笔体验引爆热潮
- • 萍乡小炒肉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年剁椒秘方见证“舌尖上的活化石”
-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景区门票,构建和谐社区新风尚
- • 萍乡市医保报销助力脱贫攻坚,因病返贫动态清零成效显著
- • 生态护林员岗位扩招至800人,年工资增至2万元,助力绿色家园建设
- • 莲花血鸭制作技能培训助力妇女增收,人均月增3000元
- • 高铁+文旅专列开通!萍乡至长沙周末游套餐销售火爆,畅游湘赣风情两日游
- • 萍乡创新举措,设立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助力农企发展
- • 安源区废弃煤矿塌陷区华丽转身,变身湿地公园展现生态奇迹
- • 湘东区“零碳示范村”挂牌,光伏+沼气助力绿色能源革命
- • 萍乡市中央厨房项目投产,营养餐覆盖30万学生,守护学子健康饮食
- • 花炮文化数字博物馆盛大开馆,互动装置重现李畋发明场景
- • 广寒寨四八门万亩野生杜鹃花海绽放,4月花期开通免费接驳巴士,邀您共赴花海盛宴
- • 芦溪县蝉联“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村小生均经费比肩县城——教育均衡发展再谱新篇
- • 南坑镇七夕乞巧市集盛大开市,女红技艺吸引年轻手作达人
- • 我国乡村学校科技实验室全覆盖,VR教学助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共享
- • 《文廷式肖像荣登“国家宝藏”,动态画卷再现戊戌变法幕后风云》
- • 芦溪县“乡村工匠”培育工程启动,老篾匠带徒500人传承非遗促增收
- • 寒山古寺禅茶会启幕:千年茶道与现代茶艺美学的完美融合
- • 城郊农民画院联名潮牌,稻田守望者系列卫衣破圈热销,时尚与传统碰撞出新火花
- • 腊市镇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蒙眼插秧与独轮车运粮挑战赛引千人参赛
- • 萍乡书香浓郁,50座24小时城市书房助力全民阅读
- • 山口岩湿地公园皮划艇基地盛大启用,10公里河道畅游瀑布群
- • 萍乡市设立20亿元产业基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腾飞
- • 芦溪县“扶贫专车”助力脱贫劳动力点对点输送至长三角
- • 萍乡市局倾力帮扶,22个贫困村焕发生机
- • 芦溪富硒紫米酒荣获国际大奖,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赤山镇米酒封坛节启幕,千坛老酒窖藏乡村振兴愿景
- • 萍乡创新举措:首推“认养农业+数字藏品”,水稻生长全程NFT化
- • 萍乡辣都品牌升级,全国辣味标准化研究中心年内建成
- • 武功山野菜深加工项目投产,冻干蒲公英茶出口日韩,助力乡村振兴
- • 五陂镇端午旱地龙舟赛开锣,废旧轮胎改造环保龙舟引热议
- • 莲花血鸭速食包研发成功,3分钟微波还原地道湘赣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