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工人夜校旧址焕新颜,短视频创作课程助力老矿工变身网红
近日,位于江西省萍乡市的安源工人夜校旧址迎来了一次全新的变革。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建筑,如今成为了老矿工们学习短视频创作的新阵地,助力他们从传统的矿工身份转变为网络红人。
安源工人夜校旧址,始建于1921年,是我国最早的工人夜校之一。这里曾是工人阶级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场所。如今,这座旧址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了一所新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此次,安源工人夜校旧址重启,开设了短视频创作课程,旨在帮助老矿工们掌握新媒体技能,拓宽就业渠道。课程内容涵盖了短视频拍摄、剪辑、运营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一批具有新媒体素养的矿工。
据了解,参加短视频创作课程的老矿工们年龄普遍在50岁以上,他们大多来自安源矿区周边的农村地区。在课程开始之前,他们对短视频创作一无所知,甚至有些人从未接触过电脑。然而,在短短几周的时间里,他们通过努力学习,掌握了短视频制作的基本技巧,并逐渐在网络上崭露头角。
“以前我们只知道挖煤,现在学会了拍短视频,感觉生活有了新的希望。”一位名叫张大爷的老矿工激动地说。在短视频创作课程中,张大爷学会了如何用手机拍摄、剪辑视频,并成功制作了自己的第一条短视频。这条短视频讲述了他和矿工朋友们在矿区的日常生活,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随着短视频课程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老矿工们开始尝试创作自己的作品。他们用镜头记录下矿区的风土人情、自己的工作生活,以及家乡的美丽景色。这些作品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让更多人了解到了矿工们的辛勤付出和家乡的美丽风光。
值得一提的是,安源工人夜校旧址重启短视频创作课程,不仅为老矿工们提供了学习平台,还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许多老矿工通过短视频平台,成功吸引了粉丝,实现了从“煤黑子”到“网红”的转变。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课程,让老矿工们掌握新媒体技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矿工这个职业。”安源工人夜校旧址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扩大培训规模,让更多矿工受益。
安源工人夜校旧址重启短视频创作课程,为老矿工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在这个信息时代,他们用镜头讲述自己的故事,传递正能量,成为新时代的“网红”。这不仅是对他们自身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推动。让我们期待,这些老矿工们能在短视频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创造更多精彩的故事。
- • 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启动,湘东与醴陵共建千亿级陶瓷走廊,共谱区域发展新篇章
- • “云端乡音档案馆”:全球萍乡人共筑家乡记忆,方言短视频播放量破亿
- • 萍乡跨境电商综试区启动,电瓷产品直通亚马逊欧洲站,助力外贸新篇章
- • 千年绝技“老关镇打铁花”重现江湖,火龙舞夜空震撼人心
- • “名人宴”入选非遗,孔原最爱腊味配方公开:传统美食文化传承再添新篇章
- • “危房改造动态清零,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筑牢住房安全防线,助力乡村振兴”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消化固废300万吨助力环保砖生产
- • 萍乡市“第一书记直播间”带货破亿,百名干部变身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经开区创新试点“首席服务官”制,百名干部一对一包联重点项目,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 • 湘东区发布非遗美食地图:一图导航带你品味30家老店傩面糕、孝母饼等非遗美食
- • 赣湘合作上栗产业园开园,30家湘企投资超80亿建总部,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可参禅打坐,体验科技与禅意的完美融合
- • 高铁+文旅专列开通!萍乡至长沙周末游套餐销售火爆,畅游湘赣两地!
- • 安源煤矿遗址焕新颜:变身工业农业公园,井下种出荧光蘑菇
- • 东桥镇万亩油菜花海绽放,农旅融合助力收入超4000万元
- • 湘东区数字村史馆上线,VR技术再现千年古村风貌
- • 本土高校毕业生留萍就业率首超50%,创历史新高,萍乡人才战略成效显著
- • 安源区试点“双减2.0”:非遗传承融入课后服务,傩舞、皮影课程焕发新活力
- • 赣西国际陆港开港,萍乡外贸进出口额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萍乡市“国企联村”计划落地,30家国企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话输入法APP上线,方言保护条例纳入地方立法:传承与创新并行,方言文化焕发新生
- • 光伏+车棚扶贫项目并网,照亮脱贫家庭幸福生活
- • 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陶艺康复课作品闪耀国际残疾人艺术展
- • 神泉乡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成功投运,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百万棵
- • 芦溪县“共享实验室”开放,助力小微农企研发成本降低40%
- • 萍乡乡村振兴博士工作站落户湘东,助力引进高层次人才50名
- • 金山镇“打锡壶世家”五代同堂,非遗工坊年销百万成淘宝爆款
- • 南坑车湘傩面雕刻工坊牵手区块链,千年技艺作品可溯源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服务温暖启动
- • 全国首个“碳中和农业试验区”落户莲花县,碳汇交易惠及千户农民
- • 安源区元宇宙产业园签约仪式盛大举行,VR技术再现“毛主席来安源”历史场景
- • 湘东工业陶瓷3D打印中心投产,定制化耐腐蚀部件助力德国市场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签约再生铝项目,年处理量突破50万吨,助力绿色转型
- • 青山镇重阳千叟宴开席,客家酿豆腐技艺闪耀央视《非遗里的中国》
- • 湘东赶分社农耕节新玩法:AI测土配方搭配古法播种,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斑竹山红色歌谣音乐节盛大启幕,摇滚版《十送红军》引爆全场!
- • 刘凤诰AI书法机器人问世,七种字体创作廉政楹联,开启书法艺术新篇章
- • 总投资50亿!湘东智慧渔港项目盛大启动,引领内陆淡水渔业发展新标杆
- • 莲花“赶野圩”民俗复兴,深山集市直播带货助农增收千万
- • 安源区发放6000万元消费券,助力餐饮、商超、文旅三大领域复苏
- • 沉浸式文旅新体验!南正街状元点灯仪式首秀震撼游客
- • 神泉乡生态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年接待康养游客突破30万人次
- • 米酒酿造大赛千人斗曲,百年酒坊推出“微醺文创盲盒”传承酒文化新风尚
- • 芦溪县创新举措,公费师范生签约即享10万元补贴,助力“未来教师计划”落地生根
- • 萍乡引领教育信息化浪潮:全国首个“5G+教育”示范区校园网速提升10倍
- • 萍乡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揭牌,36个落地项目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千年古道焕新颜,2000名汉服爱好者共赴三板桥乡茶盐古道汉服节
- • 国家级非遗萍乡春锣进校园,百名“娃娃传承人”共筑文化传承梦
- • 非遗“打锡壶”技艺走进社区,老匠人直播教学吸引百万粉丝
- • 白竺乡“水美乡村”项目竣工,生态漂流助力10家民宿盛大开业
- • 扶贫冷库群建成,鲜桃保鲜损耗率降至5%,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区“政银担”联动,发放20亿低息贷款助力企业扩产
- • 略下村扶贫专干刘佳玉:见证从贫困户到帮扶者的蜕变之路
- • 升坊镇“渔光互补”项目并网,水上发电水下养鱼年收益千万
- • 安源二小新校区启用“海绵校园”,雨水循环系统年节水万吨
- • “家校直通车”开通!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乘专线巴士往返家校
- • 萍乡海绵城市产业联盟扩容,百企携手共拓千亿环保市场新蓝海
- • 芦溪富硒紫米酒再创辉煌,斩获国际金奖,年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
- • 莲花县“新农人培育计划”结业,直播带货助农销售额破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武功山启动“静音登山”计划,电子导游引领绿色环保新风尚
- • 萍乡小炒肉标准发布:辣度、厚度、镬气量化,守护“家乡味”
- • 寒山竹海古琴文化节启幕,百人合奏《广陵散》震撼松涛,千年古韵焕发新生
- • 萍乡经开区设立台商产业园,20家精密制造企业落户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萍乡市实施“两线合一”政策,全面兜底保障8.6万贫困人口
- • 斑竹山红色摇滚音乐节回归,电吉他版《映山红》唤醒游击战场旧址的历史回响
- • 萍乡市打造外资企业“极速通道”,全流程代办服务压缩至2个工作日
- • 萍乡营商环境显著提升,荣登全国前50,荣获“最具投资潜力城市”称号
- • 芦溪县“扶贫专车”助力务工,点对点输送脱贫劳动力至长三角
- • 湘东区扶贫家政培训班结业,300名脱贫妇女签约北上广高端家政市场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体验参禅打坐新方式
- • “创新‘期货+保险’模式,为10万亩水稻保驾护航,锁定农民最低收益”
- • 安源区“扶贫慈善信托”落地,千万资金精准滴灌困难家庭,助力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