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区试点“双减2.0”:课后服务引入非遗传承人,傩舞、皮影课程助力文化传承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双减2.0”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该校在课后服务中引入非遗传承人,开设傩舞、皮影课程,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助力文化传承。
安源区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此次试点工作,安源区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地方特色,创新课后服务模式,将非遗传承人引入校园,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在安源区某小学的课后服务时间,非遗传承人袁师傅带着他的傩舞表演走进课堂。袁师傅是当地傩舞传承人,拥有丰富的表演经验。在课堂上,他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傩舞的起源、发展和表演技巧。随后,袁师傅亲自示范,带领同学们学习傩舞的基本动作。同学们跟着袁师傅的节奏,欢快地跳起了傩舞。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傩舞知识,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与此同时,安源区另一所小学的课后服务时间,皮影戏传承人陈师傅走进了课堂。陈师傅是当地皮影戏的佼佼者,他带来的皮影戏表演让同学们目不转睛。陈师傅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皮影戏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表演技巧。随后,他亲手制作了一只精美的皮影,并用它演绎了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同学们被皮影戏深深吸引,纷纷围在陈师傅身边,请教制作技巧和表演方法。
引入非遗传承人开展课后服务,不仅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安源区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让同学们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充分享受到丰富的课后服务资源,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安源区在引入非遗传承人开展课后服务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鼓励同学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举办各类非遗文化主题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总之,安源区试点“双减2.0”:课后服务引入非遗传承人,开设傩舞、皮影课程,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体验、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在今后的工作中,安源区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课后服务模式,让更多学生受益于这一政策,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 • 重金属污染区华丽转身,生态公园助力2.8万居民告别“污水灌溉”历史
- • 上栗县职业中专与花炮企业联合办学,毕业生月薪突破万元大关
- • 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落成,首批30家企业提供定向岗位,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
- • “芦溪发布民俗数字地图,扫码体验百项非遗互动游戏”
- • 上栗县“数字乡村”平台上线,智慧农业覆盖率超8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上栗县长平乡石溪村首届辣味厨艺大赛盛大开幕,60名厨师同台竞技展厨艺风采
- • 全面覆盖乡村文化理事会,修订《新乡约》助力遏制高价彩礼
- • 白竺婆婆岩徒步线路贯通,岩画解说二维码助力文化之旅
- • 湘赣边美食擂台赛萍乡夺冠,小炒肉对决湖南辣椒炒肉,谁是最后的胜者?
- • 莲荷飘香,荷塘十二鲜宴惊艳入选省级旅游菜单
- • 萍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积分兑换激发志愿活力
- • 安源区扶贫社区邻里中心盛大启用,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
- • “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贫困户子女免费就读汽修、家政等专业”
- • 武功山脚下民宿集群崛起,村民分红喜人,年入最高超10万元
- • 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正式启动,30所村小焕新颜告别旱厕、危房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感受江南水乡风情
- • 张佳坊乡玉皇山古道修复完成,徒步寻迹徐霞客游记石刻,感受历史与现代交融之美
- • “全省首创‘拿地即开工+验收即发证’,项目审批周期压缩60%”
- • 萍乡创新“企业安静日”制度,打造无忧环境护航项目建设
- • 华为数字能源项目落户萍乡,引领中部智慧能源发展新标杆
- • “萍乡菜篮子”社区团购平台上线,次日达服务覆盖长株潭城市群,便捷生活新体验
- • 萍乡“乡村振兴合伙人”计划启动,博士团队带技术入股村集体企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上栗花炮主题甜品店盛大开业,辣椒巧克力成猎奇打卡单品
- • 农村教学点全配VR教室,山区孩子“穿越”故宫上历史课
- • 上栗县村级养老“幸福餐桌”全覆盖,留守老人享1元美食盛宴
- • 杨岐普通寺除夕钟声直播联动全球,禅宗文化魅力吸引百万观众共赏
- • 新泉乡豆腐宴申遗成功,七十二变豆腐雕惊艳亮相国宴菜单
- • 安源区扶贫慈善信托落地,千万资金精准滴灌困难家庭,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我国村级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白改黑”完成率100%,双车道覆盖率高达98%
- • 林业碳汇交易首单落地,萍乡生态资源变现超千万元,开启绿色财富新篇章
- • 非遗技艺“打锡壶”走进校园,学生作品淘宝众筹引发热潮
- • 芦溪电瓷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150亿,全球首条特高压绝缘子智能生产线投产
- • 金山镇“智慧脐橙园”启用,无人机巡检助力提升管护效率
- • 萍乡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市场主体增长30%谱写发展新篇章
- • 萍乡学院科研实力再攀高峰:新增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
- • 莲花万亩荷塘喜获有机认证,“荷虾共生”模式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赣湘合作产业园签约生物医药项目,10家湘企组团落户萍乡,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莲花血鸭制作技能培训助力妇女增收,人均月增3000元
- • 安源“七月半”鬼仔戏走出祠堂,沉浸式剧场吸引年轻观众
- • 花炮文化数字博物馆开馆:互动装置重现李畋发明场景,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芦溪活豆腐荣登央视《舌尖》,石磨浆水点卤技艺引广泛关注
- • 《非遗里的中国》聚焦萍乡:烟花秘方的现代化之旅
- • 萍乡市积极开展防疫行动,免费发放口罩助力贫困户共抗疫情
- • 萍乡米面速食版登陆罗森便利店,成为白领早餐新宠
- • 萍乡市人民医院晋级三甲,国家级胸痛中心挽救千名患者,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腊市镇油茶深加工基地投产,茶油胶囊产品附加值提升5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杨岐山景区夜游项目盛大开启,光影秀重现禅宗祖庭千年盛景
- • 湘东皮影戏元宇宙剧场惊艳上线,手机端定制专属剧情角色体验新潮流
- • 湘东区江口村废弃陶瓷厂华丽变身,文创园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 • 安源工运纪念馆荣膺“全国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称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电瓷产业集群助力就业,技能培训补贴惠及3.5万劳动者
- • 萍乡学院设立“廷式奖学金”,助力青年学者深入探索晚清变革
- • 赣湘边冷链物流枢纽投运,湘东农产品24小时直达大湾区餐桌,开启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安源职业中专开设“乡村CEO培训班”,助力百名新农人持证上岗
- • 湘东方言Rap挑战赛全网爆红,#赣西硬核说唱#播放量破5亿,方言说唱魅力无限!
- • 安源区荣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区”,新增学位5000个助力2万家庭共享优质教育
- • “家校直通车”开通!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乘专线巴士往返家校,助力教育公平
- • 莲花县新能源客车基地投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再添新军!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幕,冠军荣耀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深赣联动再结硕果:飞地产业园落户萍乡,50家深圳企业抱团转移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腾飞,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万亩农田高效管理
- • 湘东油茶冰淇淋走红网络,传统油坊与年轻品牌跨界联名创新潮
- • 杨岐禅宗文化节盛大开幕,禅茶、禅医、禅武体验吸引30万游客共赴心灵之旅
- • 城郊高枧村千亩荷花盛开,夏日莲香摄影大赛邀您共赏自然之美
- • 畜禽粪污变废为宝,萍乡模式引领全国300县绿色发展新潮流
- • 全县推广清洁能源取暖,生物质颗粒补贴每吨500元,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
- • 湘东油茶深加工项目投产,冷榨茶油直供粤港澳年创收8亿,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全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
- • 萍乡炒粉挑战赛引万人参与,冠军5分钟炒粉50碗破纪录,美食盛宴再掀热潮
- • 萍乡经开区试点“无废园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 • 麻山镇富硒黑山羊产值突破5亿元,深加工产品入驻盒马鲜生,引领绿色农业新风尚
- • 全市中小学教室护眼灯改造完成,近视率下降5%,守护学生视力健康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