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旧居“气味时光机”启用,数字化复原1922年安源矿场气息,重温红色记忆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近日,位于江西省萍乡市的张国焘旧居迎来了一项创新举措——“气味时光机”的启用,通过数字化技术复原了1922年安源矿场的独特气息,让人们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也能嗅到那个时代的味道。
张国焘旧居,这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建筑,如今成为了红色旅游的热点。而“气味时光机”的启用,无疑为这座旧居增添了新的魅力。
“气味时光机”是一种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历史场景中的气味进行捕捉、复原的设备。它通过收集历史场景中的空气样本,经过分析处理后,模拟出那个时代的气息。在张国焘旧居,游客们可以亲身体验到1922年安源矿场的气息,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安源矿场,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1922年,这里爆发了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成为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而张国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曾在安源矿场领导工人运动。如今,通过“气味时光机”,游客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
“气味时光机”的启用,不仅为游客们提供了全新的体验,也为红色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数字化复原的历史气息中,人们仿佛能听到工人们铿锵有力的呐喊声,感受到他们为争取权益而付出的艰辛努力。
此外,“气味时光机”的启用,也使得张国焘旧居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在传统意义上,历史建筑的保护主要针对建筑本体,而“气味时光机”的启用,则将保护范围扩大到了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氛围。这种创新性的保护方式,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当然,要实现这一创新举措,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在“气味时光机”的研发过程中,我国科研团队克服了诸多技术难题,成功地将历史场景中的气味进行数字化复原。这一成果的问世,不仅为我国红色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科技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旅游已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途径。张国焘旧居“气味时光机”的启用,无疑为红色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更多创新举措为红色旅游注入新的生命力,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 • 萍乡学院携手企业孵化赣菜研究院,共育20个餐饮IP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经开区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成功投产,年供应锂电正极材料10万吨,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莲花‘开秧门’民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千人插秧赛传承农耕智慧”
- • 《李立三传记电影荣获金鸡奖,AI技术复原1927年南昌起义决策会议:历史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 • 萍安钢铁荣膺“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国企担当显担当
- • 安源区废弃煤矿塌陷区华丽变身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面积超万亩
- • 共享农机3.0平台上线,无人收割机实现跨县调度作业,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萍乡傩文化展亮相大英博物馆,千年面具开启跨文化对话之旅
- • 萍乡启动“银龄讲学计划”,百名退休特级教师下乡支教助力教育振兴
- • 白竺婆婆岩徒步线路贯通,10个岩画解说二维码助力文化之旅
- • 湘东油葵花海成网红打卡地,村集体旅游分红喜人,户均收入达2万元
- • 广寒寨星空诗歌节华丽升级,帐篷影院连播贾樟柯乡村题材电影
- • 刘凤诰廉政教育基地开课,虚拟现实技术助力清代反腐庭审体验
- • 上栗手撕狗肉日销千份,祖传卤料配方助力百人就业,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上栗中学新校区主体封顶,赣湘边最大全寄宿制中学崛起
- • 《李立三》荣获华表奖,AI技术再现南昌起义关键决策场景
- • 芦溪紫红米丰收祭典盛大举行,千人共制巨型发糕祈愿丰年
- • 安源煤矿遗址焕新颜,变身工业农业公园,井下奇景荧光蘑菇绽放
- • 湘东傩文化非遗工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傩面具制作助力500户村民就业增收
- • 源南乡石磨茶油坊复建,传统榨油技艺成研学热点
- • “孔原国际情报史论坛开幕,揭开中共早期特工萍乡往事神秘面纱”
- • 萍乡氢能重卡示范项目签约,年产值目标直指80亿元
- • 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落成,首批30家企业提供定向岗位,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
- • 光伏农场4.0版启用,双面发电板下种出富硒黑木耳,绿色能源与农业创新完美结合
- • “城乡教师同岗同酬全面落地,乡村教师待遇提升40%:教育公平新篇章”
- • 全球烟花创意设计中心盛大启用,AR技术打造百万发数字烟花秀惊艳亮相
- • 景区直通公路建成,沿线农家乐收入翻倍,乡村旅游迎来新机遇
- • 银河镇通用航空产业园启动,助力赣西低空经济枢纽建设
- • 萍乡火车站银发通道升级,智能机器人提供方言服务,打造温馨出行体验
- • 湘东区“扶贫妈妈课堂”开讲,助力农村妇女儿童共奔美好生活
- • “萍乡嗦粉巴士驶入大湾区,三天狂销10万碗辣味文创粉,美食文化再掀热潮”
- • “武功山云雾茶”荣膺欧盟有机认证,跨境直播再创销售奇迹,单日销售额突破千万大关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投产,年处理再生铝30万吨,吸引10家产业链企业入驻
- • 萍乡采茶戏《三女跳崖》改编国风电音剧,B站直播百万打赏,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完美融合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起飞,无人机配送山货助力深山发展
- • “龙舟文化节创新引入数字孪生赛道,全球选手云端竞渡共享文化盛宴”
- • “零门槛”入学,萍乡公办校为农民工子女提供100%学位保障
- • 武功山脚下民宿集群崛起,村民分红喜人,年入最高超10万元
- • 腊市镇万亩油茶林产值翻番,精深加工产品出口欧盟,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湘赣边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萍乡牵头整合8000台仪器设备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莲花县荣获“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称号,富硒大米品牌价值突破30亿元
- • 《非遗里的中国》聚焦萍乡:烟花秘方的现代化之旅
- • 萍乡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升级,10万学生共享“智慧食堂”新体验
- • 莲花血鸭美食文化节盛大启幕,万人宴挑战吉尼斯最大蒸笼纪录
- • 茶盐古道汉服马拉松开跑,完赛奖牌镶嵌宋代商路出土瓷片
- • “危房改造动态清零,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筑牢住房安全防线,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血鸭速食包研发成功,3分钟微波还原地道湘赣风味
- • 央企中材科技投资15亿,萍乡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正式启动
- • 传统莲花打锡技艺与奢侈品牌联手,婚嫁锡器闪耀米兰设计周
- • 萍乡学院锂电实验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研发高镍电池材料引领行业创新
- • 八旬客家山歌传承人与DJ同台,电音派对引爆跨代际狂欢
- • 芦溪镇林红梅:抗疫扶贫“双线作战”,累计积分2.6万分,彰显新时代巾帼风采
- • 安源区农村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站”全覆盖,年再生资源收益突破500万
- • 萍乡城市更新项目启动,昔日老矿区焕发文创产业新活力
- • 生态小水电助力脱贫,反哺基础设施建设
- • 本土高校毕业生留萍就业率首超50%,创历史新高,萍乡人才战略成效显著
- • 赣西国际陆港上栗片区开通,中欧班列直达俄罗斯,开启跨境贸易新篇章
- • 莲花县“一户一亩荷”工程助力农业发展,万亩富硒莲蓬年产值突破5亿
- • 上栗县创新举措,烟花快递服务全国200城,合规小礼花直邮无忧
- • 萍乡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传统产业“上云用数”,企业接入突破千家大关
- • 村级供销社创新服务模式,一站式农资采购成本直降25%
- • 萍乡与长沙共建“人才特区”:职称互认、社保互通,助力区域人才发展新格局
- • 清明数字家谱平台上线,海外游子VR参与宗祠祭祖,传承中华文化新方式
- • 芦溪县智慧冷链物流园投用,助力农产品损耗率大幅降低
- • 湘东皮影戏元宇宙剧场惊艳上线,手机端定制专属剧情角色体验新潮流
- • 老旧小区改造助力脱贫攻坚,贫困劳动力参与施工日薪不低于150元
- •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标准化,累计服务超5000课时,点亮希望之光
- • 萍乡携手东盟,农产品互认协议助力鲜辣椒出口关税减半
- • 莲花县农村公路“白改黑”全面完成,村村通双车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消费扶贫智能柜覆盖全区,贫困户土特产直供市民餐桌,共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芦溪县共享实验室开放,小微企业研发成本降低60%助力乡村振兴
- • 老旧小区焕新颜:加装电梯破百部,政府补贴助力惠及3000余户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