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山起义旧址红色研学基地开放,重走3公里红军密道,传承革命精神
近日,我国斑竹山起义旧址红色研学基地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学团队前来参观学习。在这里,人们可以重走3公里红军密道,亲身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传承革命精神。
斑竹山起义旧址位于我国湖南省,是1928年湘南起义的重要战场之一。起义由朱德、陈毅等领导,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斑竹山起义旧址红色研学基地的建成,旨在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走进斑竹山起义旧址红色研学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古朴的建筑。这些建筑见证了那段烽火岁月,如今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地内,游客可以参观起义指挥部、红军医院、红军食堂等旧址,了解起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内还开辟了一条长达3公里的红军密道。这条密道是当年红军在战斗中为了躲避敌人追击而秘密开辟的。如今,游客可以沿着这条密道,重走红军的足迹,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
沿着红军密道前行,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密道中,游客可以了解到红军在艰苦环境下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的感人故事。
在研学基地内,还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活动。如红军故事讲解、红色歌曲演唱、红色电影观看等,让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斑竹山起义旧址红色研学基地的开放,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传承革命精神的好去处,也为红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基地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红色教育资源的整合,丰富研学活动内容,让更多的人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
重走3公里红军密道,仿佛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这条密道上,我们见证了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斑竹山起义旧址红色研学基地的开放,让我们有了更多机会去了解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 安源区普惠性幼儿园增量显著,公办学位覆盖率提升至85%
- • 退役军人创业园盛大开园,首批50个军创项目获亿元订单,助力退役军人生涯转型
- • 南坑傩舞融合街舞大赛盛大开幕,面具Breaking引爆Z世代围观热潮
- • “家校直通车”开通!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乘专线巴士往返家校
- • “斑竹山红色歌谣音乐节盛大开幕,摇滚版《十送红军》燃爆全场”
- • 非遗文化焕新颜,社区共享工坊邀您共赏缩龙灯笼制作之美
- • 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增至12所!芦溪校园联赛吸引中超球探关注
- • 萍乡火车站新设辣味特产专区,让旅客轻松购齐本土风味美食
- • 芦溪玉皇山“朝仙节”惊艳登央视,十万信众徒步挑战元宇宙祈福赛道
- • “月池矿泉水焕新升级,老字号品牌价值突破20亿元”
- • 芦溪电瓷研究院突破特高压技术,助力国家电网百亿订单大获成功
- • 萍乡锂电回收中试基地投运,格林美等头部企业携手共进技术攻关
- • 萍乡市设立20亿元产业基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腾飞
- • 萍乡智慧农业云平台上线,AI精准施肥助力万亩稻田增产20%
- • 芦溪县智慧冷链物流园投用,助力农产品损耗率显著降低
- • 麻山生态新区打造“零碳智慧村”,光伏屋顶年发电2000万度,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宋代名宦王古墓园廉政石刻发现,中纪委官网专题解读引发热议
- • 萍乡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供种量占据全省40%
- • 湘东区防返贫保险全覆盖,因病灾致贫户最高获赔10万,筑牢民生保障防线
- • “安源煤矿遗址光影艺术展启幕:AI画作描绘工业文明变迁”
- • 社区无人零售柜覆盖长株潭,萍乡菜从田头到餐桌仅3小时,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 上栗县花炮产业“数字安全监管平台”上线,事故率下降90%,安全新篇章开启
- • 《李立三》荣获华表奖,AI技术再现南昌起义关键决策场景
- • 鸡冠山乡新材料产业园投产,半导体靶材填补国内空白,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腾飞
- • 萍乡黄爱堂家族清代廉政石刻:中纪委官网深度解读历史与廉政精神
- • 生态养鸡合作社分红,助力农户实现户均年增收突破1.2万元
- • 湘东区荣获“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称号,陶艺课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莲花职业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首设“无人机植保”“电商助农”专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湘东皮影戏跨界融合创新,打造红色经典《安源大罢工》新剧目
- • 湘东农耕文化节新玩法:AI虚拟稻田认养融合古法耕作体验
- • 萍乡市中央厨房项目投产,营养餐覆盖30万学生,助力校园食品安全与健康
- • 萍水河综合治理:荣获“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殊荣
- • 萍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落地,生态种养户年获奖补万元,共筑绿色家园
- • 麻山中学农耕实践基地硕果累累,学生亲手种植富硒水稻直供校园食堂
- • 萍乡采茶戏《三女跳崖》改编国风电音剧,B站直播百万打赏引发热议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辣宴”引5万游客打卡
- • 上栗县与浏阳携手共建花炮产业创新联盟,共研环保型庆典焰火新篇章
- • 上栗县复刻明清“花炮行会”,百家企业共筑非遗保护公约
- • 全球最大辣味食品研发中心落户萍乡,年孵化新品超百款,引领行业新风向
- • “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贫困户子女免费就读汽修、家政等专业”
- • 武功山脚下民宿集群共享厨房兴起,游客自制农家菜助力土特产销售
- • “扶贫爱心超市”积分制升级,惠及1.2万户家庭,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武功山西麓野生猕猴观测站开放,每日限流100人预约参观,探索自然奥秘之旅即将开启!
- • 安源区荣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三产联动助力年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 • 莲花县乡村教师周转房全覆盖,300名特岗教师扎根扶贫一线助力教育振兴
- • 杨岐乡小学开启禅宗文化课,学生体验茶道、抄经修心之旅
- • 方言保护条例实施:公交车到站双语播报,保留俚语特色,传承地方文化
- • 萍乡建成世界最大地方鸡种基因库,守护濒危鸡种的生命线
- • “订单式技能培训助力贫困户子女,汽修、电商专业就业率100%”
- • 湘东区牵手全球环保陶瓷巨头,年产值预计突破20亿元
- • 安源区“老字号茶馆”评选揭晓,大碗茶配评书成市民新宠
- • 花炮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政府稳岗就业,1.2万人共享发展红利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便捷出行无忧
- • 赣湘边首个智慧养老平台上线,开启3万老人健康数据实时监测新时代
- • 环保烟花出口订单激增,助力800名脱贫群众就业
- • 萍乡高校携手中科院,共建新材料研究院,共克“卡脖子”技术难关
- • 安源区图书馆创新举措,24小时学习舱助力高考学子备战
- • 芦溪县“扶贫专车”助力脱贫劳动力点对点输送至长三角
- • 科技创新券政策助力萍乡企业腾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年翻番彰显成效
- • 全面覆盖乡村文化理事会,修订《新乡约》助力遏制高价彩礼
- • 萍乡市创新服务模式,外资企业“绿色通道”全程代办缩短至3个工作日
- • 萍乡学院锂电实验室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研发高镍电池材料引领行业新风向
- • 赣西港口经济带正式启动建设,20家临港制造企业签约入驻,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五陂镇端午龙舟竞渡,VR直播助力全球萍商云端共赏
- • 畜禽粪污变废为宝,萍乡模式引领全国300县绿色发展新潮流
- • 湘东工业陶瓷3D打印中心投产,定制化耐腐蚀部件助力德国市场
- • 教师评职称取消论文硬指标,教学实绩成为评价核心
- • 总投资80亿!安源新能源电池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突破20GWh
- • 湘东区江口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稻田艺术季魅力四射,游客超20万
- • 东桥镇以油菜花海经济为引擎,农旅融合收入突破3000万元
- • 非遗锡器锻造传承人直播带货,复古煤油灯成国潮爆款
- • 全国最大电瓷产业基地芦溪扩能,签约12家上下游企业共谋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