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覆盖乡村文化理事会,修订《新乡约》助力遏制高价彩礼现象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出现了高价彩礼的现象,这不仅加重了年轻人的经济负担,还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遏制这一不良风气,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其中,全面覆盖乡村文化理事会,修订《新乡约》成为一项重要举措。
一、乡村文化理事会全覆盖
乡村文化理事会是在农村基层成立的一个群众性组织,主要负责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推进乡村文化理事会全覆盖,使其成为遏制高价彩礼的重要力量。
1. 强化组织建设。各地要加强对乡村文化理事会的组织建设,明确理事会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理事会工作有序开展。
2. 宣传教育。理事会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高价彩礼的危害,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
3. 活动开展。理事会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
二、修订《新乡约》
《新乡约》是一部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道德规范,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修订《新乡约》,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对于遏制高价彩礼具有重要意义。
1. 修订内容。修订《新乡约》要充分考虑当前农村社会实际,将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纳入其中,明确禁止。
2. 宣传推广。修订后的《新乡约》要广泛宣传,让村民了解其内容,自觉遵守。
3. 落实执行。各地要加强对《新乡约》的贯彻落实,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三、成效与展望
全面覆盖乡村文化理事会,修订《新乡约》遏制高价彩礼,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高价彩礼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农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另一方面,村民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家庭和谐稳定。
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深化这项工作,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 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更加完善,成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坚强阵地。
2. 《新乡约》修订工作持续推进,成为农村社会道德建设的有力抓手。
3. 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得到根本遏制,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全面覆盖乡村文化理事会,修订《新乡约》是遏制高价彩礼、推动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 武功山野菜包子走红,游客排队3小时只为尝一口“山野鲜”
- • 九旬老艺人传承“麻山镇打锡歌”:濒危曲目复唱,文化瑰宝焕新生
- • 山口岩瀑布水幕电影首映,《西游记》取景地故事全新演绎,再现经典传奇
- • 萍乡课后服务财政补贴加码,家长年均减负5000元,教育公平再升级
- • 安源路矿工运旧址焕新颜,全国首个“工业民俗元宇宙”体验馆盛大开幕
- • 安源区发放6000万元消费券,助力餐饮、商超、文旅三大领域复苏
- • 安源区荣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区”,新增学位5000个助力2万家庭共享优质教育
- • 萍乡市获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绿色信贷余额增长80%,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 • 湘东区“零碳示范村”挂牌,光伏+沼气助力绿色能源革命
- • 萍乡循环经济产业园投产,年处理再生铝30万吨,吸引10家产业链企业入驻
- • 莲花县图书馆创新举措,万名学子共赴“带本书去田野”农耕阅读之旅
- • 武功山旅游扶贫专线开通,助力沿线农家乐户均增收5万元
- • 莲花县“一村一品”工程硕果累累,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亿大关
- • 萍乡学院设立“廷式奖学金”,助力青年学者深耕晚清变革研究
- • 湘东区“防返贫保险”全覆盖,因病灾致贫户最高获赔10万,筑牢民生保障防线
- • 芦溪县“扶贫专车”助力脱贫劳动力点对点输送至长三角
- • 萍乡中学牵手新加坡名校,共谱STEM教育新篇章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荣膺国家级示范项目,助力就业人数突破两万大关
- • 构建温馨家园,社区老年助餐点全覆盖,90岁以上老人免费送餐
- • 安源区创新试点“光伏+农业”模式,千亩大棚顶变身发电并网新地标
- • 芦溪县农村智慧路灯全覆盖,光伏照明助力年省电费百万
- • 杨岐乡禅意民宿集群开村,邀游客体验采茶抄经慢生活
- • 全国首座“零碳陶瓷工厂”投产,氢能烧制技术助力减排90%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消化固废300万吨助力环保砖生产
- • 芦溪紫红米电商直播助力扶贫,年销售额破2亿,2000户脱贫致富
- • 安源区引领教育创新,全省首个AI教师辅助系统全面启用
- • 安源区试点“双减2.0”:课后服务引入非遗传承人,傩舞、皮影课程助力文化传承
- • 萍乡科企融资再创新高: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成功发行,融资额超5亿
- • 萍乡学院设立“廷式奖学金”,助力青年学者深入探索晚清变革
- • 师德档案全市联网,严守教育行业红线
- • 萍乡“火龙追月”中秋盛典创吉尼斯纪录,万人共舞千米非遗火龙,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节盛大开幕,烤全羊与手工挂面制作亲子课堂精彩纷呈
- • 安源区农村快递进村率达100%,家门口收寄破解“最后一公里”
- • 萍乡采茶戏《孔原在莫斯科》全国巡演,再现共产国际风云,传承红色文化
- • 扶贫车间制作莲花血鸭预制菜,助力800人居家就业
- • 萍乡城市更新项目启动,老矿区焕发新活力,变身文创产业基地
- • 萍乡农村“厕所革命”验收通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助力乡村振兴
- • 路口镇湖塘古村活化项目竣工:明清宅院华丽变身,成为高定书法民宿新地标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盛大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乐趣
- • 安源区教育创新再迈新步:全省首个AI教师辅助系统全面启用,课堂精准诊断助力50所学校教学提升
- • 城郊高枧村千亩荷花盛开,夏日莲香摄影大赛邀您共赏美景
- • 老关镇小学“红色讲解团”走红,百名学生义务讲解凯丰故居,传承红色精神
- • 萍乡辣都品牌升级,全国辣味标准化研究中心年内落成
- • 安源路矿工运旧址焕新颜,全国首个“工业民俗元宇宙”体验馆惊艳亮相
- • “共享菌棒”模式助力三板桥乡农户增收,零成本参与年分红过万
- • 芦溪县试点“以工代赈”,村民参与基建日薪不低于150元,共建美好家园
- • 萍乡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全力助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腾飞
- • 萍乡智慧停车系统上线,3万个车位实现“无感支付”便捷出行新体验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助力脱贫户年均增收3200元
- • 高洲乡“采茶灯舞”进校园,千名学子课间操跳非遗文化操
- • 莲花县飞地经济绽放光彩:深圳研发+莲花制造模式助力20家科技企业孵化
- • 湘东区签约碳汇交易中心,年交易额预计超5亿元,绿色经济再添新引擎
- • 安源区废弃矿区变身千亩智慧果园,村集体年收益突破500万元
- • 竹制环保餐具助力扶贫,欧盟市场助力就业新篇章
- • 农产品跨境电商园年交易额突破百亿,艾米果热销日韩市场
- • 上栗县杨岐山禅意小镇惊艳开放,千年古刹与光影艺术交相辉映
- • 交响诗《凯丰·真理之光》在国家大剧院震撼首演,奏响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 • 莲花县“一村一荷塘”工程成效显著,富硒莲蓬出口东南亚创汇1.5亿
- • 杨岐禅寺创新推出AR禅修课,智能手环实时监测禅定数据,引领禅修新潮流
- • 上栗县“屋场夜话”数字平台启用,村民扫码提诉求24小时响应,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 • 赣湘边医疗协作深化,萍乡市民可跨省直接结算长沙三甲医院费用
- • 新泉乡豆腐宴荣登赣菜名录,七十二道豆腐菜惊艳美食家
- • 萍乡火车站银发通道升级,智能机器人提供方言服务,温馨服务温暖人心
- • 芦溪傩戏《孟姜女》惊艳欧洲舞台,AR面具引领观众沉浸式观剧体验
- • 莲花“赶野圩”民俗复兴,深山集市直播带货助农增收千万
- • 芦溪县乡村“祠堂变学堂”,老年大学覆盖所有行政村,传承文化焕发新活力
- • 萍乡环保科技园二期盛大开建,50家“专精特新”企业齐聚一堂
- • 萍乡环保科技园盛大开园,30家“专精特新”企业齐聚一堂
-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升级,AI虚拟导游带你穿越“秋收起义”烽火岁月
- • 芦溪玉皇山古道修复开放,徐霞客游记打卡地变身“徒步天堂”
- • 萍乡图书馆“24小时星空阅览室”亮相,成为年轻人深夜打卡新地标
- • 莲花县乡村教师周转房全覆盖,300名特岗教师扎根扶贫一线,助力教育扶贫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