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茶园扶贫合作社成立,脱贫户采茶日薪200元,助力乡村振兴
在我国广袤的山区,茶叶一直是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许多山区的茶叶产业发展受到限制。为了帮助这些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近年来,各地纷纷成立扶贫合作社,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近日,某地高山茶园扶贫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内脱贫户的采茶日薪高达200元,这一消息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了解,该合作社位于我国某山区,这里海拔较高,气候凉爽,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合作社的成立,旨在通过整合当地茶农资源,提高茶叶品质,拓宽销售渠道,从而带动当地茶农增收致富。合作社的成立,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不仅提供了场地、资金等支持,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合作社的发展保驾护航。
合作社的成立,为当地茶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合作社规定,脱贫户的采茶日薪为200元,这一薪资水平在当地属于较高水平。合作社负责人表示,高薪聘请脱贫户采茶,一方面是为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生产活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合作社带来的实惠。
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就注重茶叶的品质和口感。他们从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严格把关,力求生产出高品质的茶叶。为了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合作社还与知名茶企合作,共同打造茶叶品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合作社的茶叶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销量节节攀升。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当地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许多原本因缺乏技术、资金而无法扩大生产规模的茶农,如今在合作社的帮助下,纷纷扩大了自己的茶园面积,提高了茶叶产量。合作社还为茶农提供了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种植、采摘、加工技术,提高茶叶品质。
合作社的成立,不仅为当地茶农带来了经济收益,还带动了当地就业。合作社吸纳了大量脱贫户参与采茶、加工等工作,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此外,合作社还与当地学校合作,开展茶叶知识普及活动,培养茶农子女对茶叶产业的兴趣,为当地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山茶园扶贫合作社的成立,是产业扶贫的一个成功案例。它不仅帮助当地茶农实现了脱贫致富,还推动了当地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相信会有更多像这样的扶贫合作社涌现,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
总之,高山茶园扶贫合作社的成立,是新时代背景下产业扶贫的生动实践。它以茶产业为抓手,通过提高茶叶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就业等措施,助力当地茶农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更多扶贫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我国乡村振兴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广。
- • 萍乡夜市“辣王争霸赛”盛大开幕,魔鬼辣椒拌粉引千人挑战!
- • 萍水河岸建历史名人光影长廊,全息投影讲述千年文脉
- • 全国首创“零工驿站”服务模式,日均对接灵活就业超500人次,助力灵活就业新突破
- • 萍乡历史名人主题地铁专列启程,刘凤诰楹联艺术车厢引瞩目
- • 萍乡市“雨露计划”升级,助力脱贫攻坚,5年培训5万人次,就业率高达98%
- • 湘东区发放1.2亿元创业担保贷款,助力800家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 • “全球萍乡人携手共建‘云上先贤馆’,数字祭扫突破百万次,传承文化共祭先贤”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处理固废300万吨助力环保砖生产
- • 芦溪县电瓷产业链下沉乡村,20个扶贫车间助力脱贫2000人
- • 游戏版四合院争夺战:土豪玩家的跨年新玩法
- • 电瓷产业大脑上线,全球订单智能匹配助力企业缩短交货期60%
- • 世界首条特高压绝缘子智能产线投产,良品率突破99.9%,引领电力设备制造新纪元
- • 老关镇小学“红色讲解团”走红,百名学生义务讲解凯丰故居,传承红色基因
- • 全国花炮非遗传承基地落户上栗,开启“传统技艺创新班”培养新时代传承人
-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与31所中小学携手,创新“沉浸式红色思政课”品牌,传承红色基因
- • 湘东区创新“光伏+农业”模式,10万亩农田实现“棚顶发电、棚下种菇”
- • 萍莲高速经济带成型,沿线文旅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 • 萍乡市国企联村计划落地,30家国企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区投资30亿元智能终端产业园开工,剑指千亿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峰
- • 城郊农民画院年度大展盛大开幕,300幅作品描绘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 • “莲花富硒稻米订单农业新篇章:5万亩保底收购协议助力万户增收”
- • 萍乡科创城盛大开园,12家院士工作站领衔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
- • 芦溪缩龙舞动元宇宙,非遗传承人打造虚拟民俗展演厅
- • 武功山旅游扶贫专线开通,助力沿线农家乐户均增收5万元
- • 神泉乡小学“共享厨房”启用,留守儿童学做莲花血鸭传承家乡味
- • 萍乡书香浓郁,50座24小时城市书房助力全民阅读
- • 萍乡腊肉汉堡惊艳上海美食节,中西合璧成新宠,日销千份引关注
- • 莲花血鸭预制菜成功登陆北美市场,年出口额突破5亿元
- • 萍乡市实施“两线合一”政策,全面兜底保障8.6万贫困人口
- • 上栗县村级工业园蓬勃发展,助力返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超1.5万人
- • 上栗手撕狗肉日销千份,祖传卤料配方助力百人就业,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五陂镇端午旱地龙舟赛开锣,废旧轮胎改造环保龙舟引热议
- • “家校直通车”开通!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乘专线巴士往返家校,助力教育公平
- • 城郊农民画院联名潮牌,稻田守望者系列卫衣破圈热销,时尚与传统碰撞出新火花
- • 萍乡“阳光分班”系统上线,助力教育公平,彻底消除“重点班”现象
- • 芦溪电瓷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150亿,全球首条特高压绝缘子智能生产线投产
- • 广寒寨乡林下经济“出圈”,黄精种植助力户均年增收2万元
- • 升坊镇血鸭美食街盛大开市,99元套餐畅享8道非遗菜品及民俗表演盛宴
- • 麻山生态新区打造“零碳智慧村”:光伏屋顶年发电2000万度,绿色未来已来
- • 萍乡市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启用,AI助力万亩稻田精准施肥
- • 宣风镇中心幼儿园荣膺教育部安吉游戏试点,户外探索区拓展至10亩,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 • 我国村级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白改黑”完成率100%,双车道覆盖率达98%
- • 湘东区荣获“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称号,陶艺课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张佳坊乡徐霞客古道研学季盛大开启,徒步打卡赠《徐霞客游日记》线装书
- • 我国乡村学校科技实验室全覆盖,VR教学助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共享
- • 龙舟文化节夜色璀璨,LED龙鳞点亮巡游盛宴
- • 芦溪活豆腐非遗技艺传人收徒,石磨点卤工艺吸引年轻学徒
- • 萍安钢铁科研创新成果丰硕,年减排污染物超万吨,助力绿色转型
- • 上栗烟花主题乐园盛大试运营,安全模拟烟花DIY与沉浸式焰火剧场引领新潮流
- • 中国辣都再发力!萍乡水辣椒发酵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认证
- • 莲花血鸭预制菜成功进军北美市场,年出口额突破5亿元
- • 安源区农村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打造全省首个村级生态净化湿地系统
- • 萍乡技师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再创辉煌,荣获3金5银佳绩
- • 萍乡环保科技园二期盛大开建,50家“专精特新”企业齐聚共筑绿色未来
- • 全国首条莲文化主题高速服务区开放,体验采莲制藕粉,感受江南水乡风情
- • 萍乡智慧农业云平台上线,AI精准施肥助力万亩稻田增产20%
- • 非遗艾米果进军预制菜赛道,真空包装拓展全国市场
- • 湘东工业陶瓷3D打印中心投产,定制化耐腐蚀部件助力德国市场
- • 农村电商扶贫驿站全覆盖,土蜂蜜线上销量翻10倍,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千名“新农人”主播新势力
- • 上栗县矿区转型湿地公园,生态研学游年创收2000万,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湘东工业陶瓷出口额突破30亿,耐酸管道助力中东海水淡化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 • 刘凤诰“对联外交”数字特展启动,AI对仗系统挑战千古绝对,传承文化新篇章
- • 全国首个电瓷产业大脑在萍乡上线,引领全产业链迈向智能化升级
- • 湘东区携手中科院,共筑稀土研究院,突破高端磁材“卡脖子”技术瓶颈
- • 夜光龙舟漂流惊艳亮相,LED龙鳞律动成网红景点——龙舟文化节创新之举
- • 安源区庭院经济示范工程启动:千户农民房前屋后种菌菇、养蜜蜂,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萍乡市中央厨房项目投产,营养餐覆盖30万学生,助力校园食品安全与健康
- • 湘东区搬迁户“微田园”分配到位,家家有菜地降低生活成本
- • 莲花血鸭预制菜强势登陆北美市场,年出口额突破5亿元
- • “试点社区共享药房,慢性病患者扫码借还应急药品,便捷服务暖人心”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万人共品“百辣宴”创吉尼斯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