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瓷产业扶贫基地投产,1200名脱贫群众变身技术工人,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我国某地电瓷产业扶贫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该地区脱贫攻坚战取得了新的突破。1200名脱贫群众通过培训成为技术工人,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的华丽转身,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电瓷产业扶贫基地位于我国某贫困山区,占地面积约100亩,总投资达1亿元。该基地以电瓷产品生产为核心,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致力于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电瓷产业基地。基地的投产,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更为贫困群众提供了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和支持。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培训等多方面措施,确保了基地的顺利投产。同时,政府还与基地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技能培训,帮助脱贫群众掌握电瓷生产技能。
1200名脱贫群众在基地投产前,大多从事农业劳动,收入微薄。通过参加培训,他们不仅掌握了电瓷生产技能,还学会了质量管理、设备维护等专业知识。如今,这些群众已成为基地的技术工人,月薪可达4000元以上,年收入超过5万元。
“以前我们这里都是种地,一年到头收入也不多。现在有了这个基地,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技术,还能在家门口就业,生活越来越好了。”一位脱贫群众激动地说。
电瓷产业扶贫基地的投产,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基地周边的物流、餐饮、住宿等服务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进一步丰富了当地产业结构。
此外,基地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基地采用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污染。同时,基地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当地学校、医院等提供资金支持,助力乡村振兴。
电瓷产业扶贫基地的成功投产,为我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国将继续加大扶贫力度,推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措并举,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展望未来,电瓷产业扶贫基地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1200名脱贫群众也将继续发挥技术工人的优势,为我国电瓷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必将取得全面胜利,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 • 安源区废弃煤矿塌陷区华丽转身,变身湿地公园展现生态奇迹
- • 乡村教师津贴翻倍,偏远山区岗位月补达3000元:政策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山口岩瀑布群皮划艇基地盛大开业,专业教练全程护航,畅享激情漂流之旅
- • 全面覆盖乡村文化理事会,修订《新乡约》助力遏制高价彩礼
- • 赣湘边区域合作产业园盛大开园,萍醴高速通车助力千亿级产业带蓬勃发展
- • 长平乡手工挂面产业升级,自动化生产线日产量突破10吨
- • 孽龙洞地质公园新溶洞群发现,暑期暗河漂流项目备受期待
- • 江西湘东区打造“乡村儿童心理健康中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 • 湘东区发放1.2亿元创业担保贷款,助力800家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 • 赣湘边数字经济峰会永久落户萍乡,签约项目总额突破600亿,萍乡迈向数字经济新时代
- • 安源工运百年主题光影诗剧《燎原》首演,千架无人机同步绘制工人群像,共绘百年辉煌
- • 《星火燎原》首演纪念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百年,百人合唱团深情演绎工运史诗
- • 萍乡经开区获批综合保税区:开放型经济再添强劲引擎
- • 全国首条固态电池量产线投产,萍乡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
- • 家校直通车开通!莲花山区学生周末免费专线接送,家校共筑温馨桥梁
- • 智慧路灯全覆盖主城区,免费WiFi+充电桩助力便民出行
- • 莲花县“新农人培育计划”结业,直播带货助农销售额破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神泉乡烧塔节:千年火祭映照无人机灯光秀,烈焰燃情点亮夜空
- • “名人故居守护者”计划启动:00后志愿者用Vlog活化老宅,传承历史记忆
- • 萍乡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迈向千亿级产业集群新篇章
- • 湘东区发布“傩舞研学地图”,20个村落开放非遗体验工坊,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萍乡市领跑江西,氢能公交全城覆盖打造零碳交通新典范
- • 萍乡市农村普惠金融升级,信用村贷款额度最高提至100万,助力乡村振兴
- • 芦溪县脐橙电商直播基地投用,日销万单创赣西纪录,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区荣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三产联动助力年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 • 上栗县创新举措,发放“新市民安居贷”,首套房利率补贴50%
- • 万龙山乡直升机观光服务启航,10分钟航拍十万亩竹海云瀑,视觉盛宴等你来赏
- • 《王耀南将军抗战工兵日记出版,为军事工程史添砖加瓦》
- • 湘东区荣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陶艺课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芦溪县搬迁户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吃下“定心丸”保障安居乐业
- • 金山镇“打锡壶世家”五代同堂,非遗工坊年销百万成淘宝爆款
- • 萍乡农村“厕所革命”验收通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助力乡村振兴
- • 安源区跨境电商交易额实现飞跃式增长,引领江西省RCEP数字贸易发展新潮流
- • 上栗县“四点半课堂”全覆盖,大学生志愿者结对辅导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非遗“打锡壶”技艺走进中小学劳技课,百件学生作品参展,传承匠心精神
- • 莲花血鸭速食包研发成功,3分钟微波加热即可享受地道风味
- • 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启动,30所村小焕新颜,告别旱厕与危房
- • 萍乡首家“嵌入式养老院”启用,床位费降至市场价60%,为老年人提供温馨家园
- • “莲花‘开秧门’民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千人插秧赛展现农耕智慧传承”
- •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三年累计关停落后煤矿32座
- • 莲花县乡村教师周转房全覆盖,300名特岗教师扎根扶贫一线,助力教育扶贫事业
- • 萍乡市农村普惠金融试点启动,信用村贷款额度提升至50万,助力乡村振兴
- • 上栗花炮工匠评选揭晓:传统配方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传承与创新共绘辉煌
- • 上栗“村村通快递”工程圆满收官,农产品出村时效提升60%
- • 孽龙洞地质公园新溶洞群惊艳亮相,暑期暗河漂流项目火热迎客
- • 芦溪县农村“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助力就业,非遗文创产品远销全球30国
- • 濒危花果雕刻技艺焕发新生:非遗工坊助力300名留守妇女重拾生活希望
- • 萍乡全域推广绿色建筑,引领装配式技术新潮流
- • “订单式技能培训助力贫困户子女,汽修、电商专业就业率100%”
- • 萍乡北站扩容升级,助力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
- • 萍乡话输入法APP上线,方言保护条例纳入地方立法:传承与创新并行,方言文化焕发新生
- • 萍乡设立50亿产业引导基金,全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
- • 杨岐禅寺创新推出AR禅修课,智能手环实时监测禅定数据,引领禅修新潮流
- • 杨岐山景区打造“禅意元宇宙”,数字分身体验参禅打坐新风尚
- • 湘东区江口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稻田艺术季魅力四射,游客超20万
- • 萍乡首届辣椒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辣宴”吸引5万游客打卡,燃爆夏日味蕾
- • 芦溪民俗文化节盛况空前,全息投影再现千年傩舞祭祀场景
- • 武功山脚下乡村民宿集群年营收破2亿,户均增收15万元,乡村振兴新路径!
- • 萍乡职教园华丽转身:成功升格为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 • 上栗县试点“VR安全教育”,模拟花炮生产流程提升实操技能
- • 安源区元宇宙产业园签约,VR技术复现“毛主席来安源”历史场景,传承红色基因
- • 五陂镇端午龙舟竞渡,VR直播助力全球萍商云端共赏
- • 萍乡非遗婚服租赁服务走红,百年夏布嫁衣成年轻人新宠
- • 萍乡炒粉挑战赛创吉尼斯纪录,冠军5分钟炒制80碗,展现炒粉技艺巅峰
- • 萍乡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启动,老矿区华丽转身成为文创产业基地
- • 莲花县全面推行“教师走教制”,音体美教师跨校授课实现100%覆盖村小
- • 芦溪县乡村CEO年薪制试行,大学生村官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 • 全球最大空心玻璃微珠生产基地在萍乡投产,助力中国玻璃微珠产业腾飞
- • 羊狮慕悬崖书法展惊险开展,书法家腰系绳索凌空挥毫展现艺术魅力
- • 《李立三》荣获华表奖,AI技术再现南昌起义关键决策场景
- • 莲花县职教中心华丽转身,升格为赣西职业技术大学,首设“无人机植保”专业引领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