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落地,项目开工周期缩短60%,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近日,一项备受关注的审批改革——“拿地即开工”正式落地,这一举措将有效缩短项目开工周期,预计可缩短60%,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的核心在于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以往,企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审批程序,包括规划、土地、环保、消防等多个部门的审批,耗时较长。而“拿地即开工”改革则将审批流程进行整合,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链办理”,让企业“拿地即开工”成为可能。
这一改革举措的落地,对于缩短项目开工周期具有重要意义。据相关部门统计,实施“拿地即开工”后,项目开工周期预计可缩短60%。这意味着,企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可以更快地投入到项目建设中,从而提高项目投资回报率,降低企业成本。
“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的实施,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积极影响:
1. 提高项目投资效率。缩短项目开工周期,有助于企业更快地实现投资回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简化了审批流程,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提高了政府服务效能,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3. 促进产业升级。缩短项目开工周期,有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 增强市场活力。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有利于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当然,在实施“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加强监管,确保项目合规。改革后,政府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的监管,确保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防止出现违规建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 完善配套政策。改革需要与土地供应、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政策相衔接,形成政策合力,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3. 提高审批人员素质。改革对审批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审批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总之,“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的落地,是我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缩短项目开工周期,提高项目投资效率,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一改革举措必将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 本土高校毕业生留萍就业率首超50%,创历史新高,萍乡发展新篇章开启
- • “光伏+农业”模式助力农户屋顶发电,年增收4000元,绿色致富新路径!
- • 莲花县“新农人培育计划”结业,直播带货助农销售额破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湖上乡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超5万,农事体验课成爆款
- • 青年教师安居工程圆满启动:首期800套人才公寓交付使用
- • 萍乡采茶戏《三女跳崖》改编成国风电音剧,B站直播百万打赏引发热议
- • 赣湘边首个“数字贸易港”落户萍乡,京东、拼多多等30家平台签约入驻,开启数字经济新篇章
- • 芦溪县工业园工业旅游项目启动,游客可零距离体验电瓷生产线
- • 斑竹山红色歌谣音乐节盛大启幕,摇滚版《十送红军》引爆全场!
- • 武功山民宿创新引入CSA模式,城市家庭远程操控现实菜园
- • 广寒寨四八门万亩野生杜鹃花海,4月花期开通免费接驳巴士,赏花之旅开启!
- • 粤港澳大湾区30家食品企业抱团入驻,萍乡富硒食品出口额翻番,共筑国际市场新篇章
- • 农村教学点全配VR教室,山区孩子“穿越”故宫上历史课:科技助力教育,点亮希望之光
- • 萍乡市创新服务模式,外资企业“绿色通道”全程代办缩短至3个工作日
- • 上栗县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年发电收益惠及3万农户,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揭晓,芦溪县荣登前三甲,彰显发展新活力
- • 萍乡经开区创新试点“首席服务官”制,百名干部一对一包联重点项目,助力高质量发展
- • 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正式启动,30所村小焕新颜告别旱厕、危房
- • 萍乡市创新举措,个人绿色行为可兑换消费券,“碳惠通”平台助力绿色发展
- • 中国农科院萍乡富硒作物研究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破解硒元素转化密码
- • 莲花县甘祖昌干部学院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年培训学员突破10万人次
- • 武功山建“星空名人步道”,北斗导航指引探访先贤足迹
- • 莲花县扶贫车间进村全覆盖,留守妇女月均工资突破4000元
- • 萍乡“吃辣挑战赛”引爆南正街,辣味文创店成网红打卡点
- •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免租三年,助力应届生就业率突破98%
- • 芦溪紫红米荣登欧盟有机认证榜单,电商直播助力日销突破10万单
- • 萍乡经开区台商产业园盛大设立,30家精密制造企业集中签约,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上栗烟花元宇宙博物馆盛大上线,DIY虚拟烟花秀与NFT存证引领文化新体验
- • 湘东工业陶瓷产业园:年产值突破200亿,耐酸陶瓷市场占有率高达70%
- • 长平乡“黑山羊全羊宴”开席,非遗厨师复原明代宫廷羊肉秘方,重现古韵风味
- • 莲花县甘祖昌干部学院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年培训学员突破十万人次
- • 莲花县图书馆创新举措,万册图书流动服务山区教学点,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萍乡市外资企业“绿色通道”全面开通,全程代办服务助力企业高效入驻
- • 湘东区江口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稻田艺术季魅力四射,游客超20万
- • 安源区荣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三产联动年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 • 生态养鸡合作社分红,助力农户实现户均年增收突破1.2万元
- • 张国焘旧居变身气味博物馆,数字调香机重现1922年安源煤烟风情
- • 萍乡人才新政重磅来袭:顶尖团队最高支持1亿元,购房补贴翻倍
- • 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8000个,助力“入园难”问题彻底缓解
- • 路口镇湖塘古村活化项目竣工,明清宅院变身高定书法民宿,传承文化新风尚
- • 萍乡夏布绣惊艳卢浮宫,非遗工艺征服欧洲时尚界
- • 萍乡教育再创新高:首次招收中亚丝绸之路奖学金生,留学生教育迎来新突破
- • 萍水湖湿地公园“夜光森林”开放,萤火星空栈道成亲子打卡地,点亮城市夜晚魅力
- • 杨岐山景区夜游项目盛大开启,光影秀重现禅宗祖庭千年盛景
- • 赣西国际陆港开港助力萍乡外贸进出口额创新高
- • 安源区“政银担”联动,发放20亿低息贷款助力企业扩产
- • 芦溪励志奖学金助力贫困学子圆梦名校,考取名校奖2万元彰显社会关爱
- • 非遗夏布惊艳巴黎时装周,传统工艺订单激增300%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全国推广,助力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增收”
- • 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团队驻萍指导,助力“双师型”教师培养
- • 上栗金丝皇菊助力出口欧盟,药茶一体化基地谱写就业新篇章
- • “萍乡话表情包‘傩仔说’刷屏,下载量突破500万人次,方言魅力席卷全国”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助力全国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增收”
- • 湘东油葵花海成网红打卡地,村集体旅游分红喜人,户均收入达2万元
- • 萍钢旧址华丽转身:工业主题公园与极限运动场馆的完美融合
- • 安源工人夜校旧址焕新颜,短视频创作课程助力老矿工变身网红
- • 智慧停车新篇章:5座智慧停车场助力老城停车难题,ETC无感支付提升出行体验
- • “龙舟文化节创新引入数字孪生赛道,全球选手云端竞渡共享文化盛宴”
- • 萍乡经开区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投产,助力江西产业链升级
- • 萍乡“嗦粉地图”上线,百店联合打造辣味文化IP
- • 萍乡营商环境排名跃升全国前50,荣膺“最具投资潜力城市”
- • 萍乡创新“企业安静日”制度,打造无忧环境护航项目建设
- • 神泉乡小学“共享厨房”启用,留守儿童学做莲花血鸭传承家乡味
- • “红色记忆”文创集市热闹开市,煤晶石印章、工运徽章成热门收藏
- • 傩文化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面具DIY体验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芦溪县农村厕所革命圆满收官,卫生厕所普及率高达98.5%
- • 新泉豆腐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豆腐宴惊艳亮相,非遗酸水豆腐制作全程公开
- • 光伏养老计划助力,5000名老人月补助提升至350元,温暖夕阳更美好
- • 莲花县“一村一品”工程硕果累累,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亿大关
- • 上栗县矿区变身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收入翻番达8000万元
- • 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落户,萍乡富硒食品产业园开建,共筑食品产业新篇章
- • 萍乡夏布绣《千里江山图》赠联合国:非遗外交助力文化出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