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区“光明扶贫工程”实施,千名脱贫老人重获光明

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无数贫困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实现了脱贫致富。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一项名为“光明扶贫工程”的公益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千名脱贫老人免费治疗白内障,让他们重见光明,过上幸福的生活。
安源区位于江西省西部,是一个以煤炭产业为主的传统矿区。这里的老龄人口较多,许多脱贫老人因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无法承担高昂的白内障手术费用,导致他们的生活品质大受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安源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光明扶贫工程”,为有需要的脱贫老人提供免费治疗白内障的服务。
“光明扶贫工程”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安源区政府联合萍乡市眼科医院,组织专业医疗团队深入乡村,为脱贫老人进行免费的白内障筛查和手术。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千余名脱贫老人受益,重获光明。
在活动现场,一位名叫张大爷的脱贫老人激动地说:“以前,我眼睛看不清,生活十分不便。感谢党和政府的关爱,让我重见光明,现在生活好了,心里也舒服多了。”张大爷的话,道出了许多脱贫老人的心声。
“光明扶贫工程”的实施,不仅让脱贫老人重获光明,还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在手术过程中,医疗团队还向脱贫老人普及了眼健康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此外,安源区政府还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为脱贫老人提供医疗救助,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为了让“光明扶贫工程”惠及更多脱贫老人,安源区政府将继续加大投入,扩大受益范围。同时,他们还将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提高手术质量,确保脱贫老人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安源区在实施“光明扶贫工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许多爱心企业和志愿者纷纷加入其中,为脱贫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光明扶贫工程”的实施,是安源区扶贫工作的一大亮点。它不仅让脱贫老人重见光明,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安源区的脱贫攻坚战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让更多贫困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 • 上栗县复刻明清“花炮行会”,百家企业共筑非遗保护公约
- • 腊肉古法熏制技艺申遗成功,老窖洞变身非遗美食研学基地——传承与创新交织的美食之旅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节盛大开幕,烤全羊与手工挂面制作亲子课堂精彩纷呈
- • 萍乡辣酱产业蓬勃发展,万亩示范基地助力辣椒种植
- • 萍乡创新举措:首推“认养农业+数字藏品”,水稻生长全程NFT化
- • 千年酒香传承,米酒酿造大赛千人斗曲,百年酒坊推出“微醺文创盲盒”引热潮
- • 萍乡市“雨露计划”升级,助力脱贫攻坚,5年培训5万人次,就业率高达98%
- • 全省首个“工业元宇宙”平台上线,萍乡制造迈向虚拟现实新纪元
- • 上栗县花炮非遗工坊荣膺国家级示范项目,助力就业超2万人
- • 上栗县花炮产业“数字安全监管平台”上线,事故率下降90%,安全新篇章开启
- • 萍乡工匠全球招募计划盛大启动,顶尖人才最高补贴达500万元
- • 斑竹山红色歌谣音乐节盛大启幕,摇滚版《十送红军》点燃激情,引爆全场!
- • 安源煤矿遗址焕新颜,变身工业农业公园,井下奇景荧光蘑菇绽放
- • 湘东区江口村荣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稻田艺术季魅力无限,吸引游客超20万
- • “萍乡嗦粉巴士驶入大湾区,三天狂销10万碗辣味文创粉,美食文化再掀热潮”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扶贫模式助力全国推广,万名留守妇女变身产业工人
- • 全省首个“碳中和乡村”落地东桥,碳汇交易助农增收千万
- • 张佳坊乡玉皇山古道修复完成,徒步寻迹徐霞客游记石刻,感受历史与现代交融之美
- • 张佳坊乡徐霞客古道研学季盛大开启,徒步打卡赠《徐霞客游记》线装书
- • 老年教育扩容:50个“银龄学堂”开设智能手机课程,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
- • 莲花县创新医疗人才培养模式,定向培养200名医学生助力乡村振兴
- • 湘东区“乡村工匠”评选启动,传统技艺传承获资金扶持
- • 湘东傩文化国际论坛盛大开幕,30国学者共赏千年傩祭活化仪式
- • 高坑镇百年煤城华丽转身,文旅综合体助力老矿区焕发新活力
- • 赣湘边冷链物流中心启用,鲜莲48小时直达粤港澳,刷新生鲜配送新速度
- • 湘东区携手中科院,共筑稀土研究院,突破高端磁材“卡脖子”技术瓶颈
- • 高洲乡“采茶灯舞”进校园,千名学子课间操跳非遗文化操
- • 张家湾智慧邻里中心启用,AI机器人助力24小时政务服务
- • “萍乡嗦粉地图”上线,百店联合打造辣味文化IP,萍乡美食新地标诞生
- • 莲花县中药材交易中心盛大开业,全国药企采购签约额突破20亿!
- • 银河镇中学稻作文化馆盛大开馆,学生积极参与富硒水稻科研项目
- • 湘赣边扶贫协作联盟成立,萍乡醴陵共建10个跨省扶贫产业园,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扶贫茶园套种中药材,亩产效益翻番达1.2万元
- • 安源工人夜校旧址焕新颜,短视频创作课程助力老矿工变身网红
- • 上栗县“教育强基工程”正式启动,30所村小焕新颜,告别旱厕、危房
- • 萍乡营商环境排名跃升全国前50,荣膺“最具投资潜力城市”
- • 《王耀南将军抗战工兵日记出版,为军事工程史添砖加瓦》
- • “名人故居守护者”计划启动:00后志愿者用Vlog活化老宅,传承历史记忆
- • 萍乡:老工业城市蝶变,数字经济规模三年翻两番
- • 芦溪缩龙舞动元宇宙,非遗传承人打造虚拟民俗展演厅
- • 莲花县“一荷三虾”扶贫工程成效显著,万亩荷塘助力800户脱贫家庭就业
- • 莲花血鸭速食包研发成功,3分钟微波加热即可还原地道风味
- • 世界首条特高压绝缘子智能产线投产,良品率突破99.9%再创新高
- • 萍乡市城市书房全覆盖,24小时自助图书馆达50座,打造全民阅读新风尚
- • 鸡冠山杜鹃花海民谣季:帐篷酒馆夜话《路边野餐》电影场景
- • 萍乡农商行改制为农商联合银行,涉农贷款占比显著提升至60%
- • 上栗县跨境电商蓬勃发展,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交易额年增180%
- • 生态护林员岗位扩招至800人,年工资增至2万元,助力绿色家园守护
- • 老关镇小学“红色讲解团”走红,百名学生义务讲解凯丰故居,传承红色精神
- • “深赣联动”飞地产业园落户萍乡:50家深圳企业抱团转移,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光伏+农业”模式助力农户屋顶发电,年增收4000元,绿色致富新路径!
- • 安源区教育创新再突破:全省首个AI教师辅助系统全面启用,课堂精准诊断助力50所学校教学提升
- • 萍乡基础教育再创辉煌,设立杰出人才奖最高奖励50万元
- • 张佳坊乡道教“打醮”仪式创新:电子木鱼与法事音乐交响共鸣
- • 老年大学课程“菜单化”,银发学员可自选无人机摄影课,乐享智能生活新篇章
- • 残疾人托养中心启用,开启康复与就业“一条龙”服务新篇章
- • 萍乡启动“教育家型校长培养计划”,首批30名校长脱颖而出
- • 萍乡米面真空包装速食版热销北上广深,江西美食走向全国
- • 萍乡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剑指千亿级产业集群
- • 《李立三传记电影荣获金鸡奖,AI技术复原1927年南昌起义决策会议:历史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升坊镇莲花血鸭美食街盛大开街,78元套餐畅享8道非遗美食
- • 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陶艺康复课作品闪耀国际残疾人艺术展
- • 芦溪县乡村CEO年薪制试行,大学生村官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新潮流
- • 湘东皮影戏非遗体验馆正式上线,亲子家庭定制专属皮影剧,传统文化体验新方式
-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景区门票,构建和谐社区新风尚
- • 我国脱贫户危房改造动态清零,每户最高补贴4.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荣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市场主体增长30%谱写发展新篇章
- • 湘东区首届方言短视频大赛盛大启幕,#最硬核赣西话话题播放量破亿,方言魅力再掀热潮
- • 莲花县空压机产业基地签约20家企业,共筑“中国空压机之乡”梦想
- • “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迈入新阶段,托育养老“一站式”服务助力美好生活
- • 麻山镇富硒黑山羊产值突破5亿元,深加工产品入驻盒马鲜生,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萍乡傩文化展亮相大英博物馆,千年面具开启跨文化对话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