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县“妈妈车间”扶贫模式助力全国推广,万名留守妇女变身产业工人
近年来,我国各地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江西省莲花县的“妈妈车间”扶贫模式更是成为了全国扶贫工作的典范。这一模式不仅帮助了万名留守妇女实现了从家庭主妇到产业工人的华丽转身,也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莲花县位于江西省西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莲花县的经济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留守妇女成为了农村扶贫工作的重点对象。为了帮助这些留守妇女脱贫致富,莲花县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打造了“妈妈车间”。
“妈妈车间”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将妇女组织起来,在家门口开展生产劳动的扶贫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留守妇女的劳动力资源,让她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实现经济独立。在莲花县,“妈妈车间”主要生产鞋垫、手套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妈妈车间”扶贫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家庭化生产:妇女们在自家门口就能完成生产任务,既方便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
2. 互助合作:妇女们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生产技能,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围。
3. 技能培训:莲花县为“妈妈车间”提供技能培训,帮助妇女们掌握生产技能,提高产品质量。
4. 市场化运作:莲花县与多家企业合作,为“妈妈车间”提供订单,确保产品销路。
自“妈妈车间”扶贫模式实施以来,莲花县万名留守妇女实现了从家庭主妇到产业工人的转变。她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还改善了家庭生活条件。据统计,参与“妈妈车间”的妇女们人均年收入增长了30%以上。
莲花县“妈妈车间”扶贫模式的成功,引起了全国的关注。目前,这一模式已在全国多个省份推广,为更多留守妇女提供了脱贫致富的机会。未来,莲花县将继续深化“妈妈车间”扶贫模式,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更多有益经验。
总之,莲花县“妈妈车间”扶贫模式在全国推广,不仅为留守妇女们带来了希望,也为我国扶贫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模式将为更多贫困地区带来改变,助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 • 芦溪高压电瓷研究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百万伏特高压绝缘子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 • 芦溪县共享实验室开放,小微企业研发成本降低60%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创先河: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板”设立,5家农企成功挂牌融资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动,冠军将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萍乡富硒大米品牌价值飙升,京东官方旗舰店助力价值超50亿元
- • 桐木镇傩面烟花惊艳亮相进博会,文化IP授权额突破5000万元
- • 萍乡嗦粉巴士驶入大湾区,三天狂销10万碗辣味文创粉,火遍全国!
- • 全国首单稻田甲烷减排交易在莲花县成功落地,农民增收1200元/亩
- • 萍乡经开区绿色建筑产业园盛大落地,装配式建材产能跃居中部第一
- • 芦溪县农村“智慧路灯”全覆盖,光伏照亮未来,年省电费百万
- • 长平乡手工挂面产业升级,自动化生产线日产量突破10吨
- • 《文廷式肖像:国家宝藏中的戊戌变法秘辛画卷》
- • 芦溪县农村“快递进田”试点:电瓷包装箱复用助力农业降成本
- • 张佳坊乡徐霞客古道研学季盛大开启,徒步打卡赠《游日记》线装书
- • 环保烟花出口订单激增,助力800名脱贫群众实现就业梦想
- • 安源区废弃煤矿塌陷区华丽转身,变身湿地公园展现生态奇迹
- • 萍乡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百家企业共享“免税+保税”政策红利
- • 上栗县花炮安全操作员持证上岗,2000名脱贫群众获高薪岗位,助力乡村振兴
- • 萍乡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荣获国家级验收,年供种量占全省40%
- • 白竺畲族婚嫁拦门酒:入选全国民族特色婚庆示范基地的传承之美
- • 扶贫小水电收益反哺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李立三》荣膺华表奖,AI技术再现南昌起义决策关键场景
- • 荷花院士工作站揭牌,创新培育四季开花型观赏莲新品种
- • 萍乡营商环境排名跃升全国前50,荣膺“最具投资潜力城市”
- • 芦溪县中医院新院区盛大开诊,DRG付费改革助力患者减负25%
- • 安源区签约智慧农业综合体,数字大棚助力万亩富硒农田升级转型
- • 萍乡辣都品牌升级,全国辣味标准化研究中心年内建成
- • 莲花县启动“一生一运动”计划,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 • 萍乡氢能重卡示范项目签约,年产值目标冲刺80亿元
- • 林业碳汇交易首单落地,萍乡生态资源变现超千万元
- • 九旬老艺人传承“麻山镇打锡歌”:濒危曲目焕发新生
- • 上栗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25家小巨人领跑细分领域
- • 湘东区废弃矿区变身生态农场,助力300户脱贫户种植富硒果蔬
- • 安源锦绣城倾情呈现《煤都谍影》:旗袍丽影中的民国往事解密之旅
- • 我国农村消防安全再升级:新建5个乡镇消防所,火灾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
- • 莲花县中药材交易中心盛大开业,全国药企采购签约额突破20亿!
- • 武功山民宿集群创新引入CSA农场,住客可远程认养专属菜地,体验田园生活新风尚
- • 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农业”综合体,年发电2亿度助力农民增收
- • 万龙山乡直升机观光服务启航,10分钟航拍十万亩竹海云瀑,视觉盛宴等你来赏
- • 萍乡民俗守护者计划盛大启动,百万基金助力民间文化传承
- • 上栗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盛大启用,自闭症儿童迎来“一对一”融合教育新时代
- • 升坊镇“渔光互补”项目并网成功,水上发电水下养鱼年收益千万
- • 三板桥乡明清古驿道修复开放,马蹄印记见证湘赣茶盐古道千年风华
- • 赣湘合作再结硕果:上栗产业园盛大开园,30家湘企投资超80亿建总部
- • 萍乡:老工业城市焕发新活力,数字经济规模三年翻两番
- • 全国首部萍乡方言电子地图上线,AI语音导航引领古村落探索之旅
- • 上栗县复刻明清“花炮行会”,百家企业签署非遗保护公约,传承千年技艺
- • 萍乡辣酱产业升级,智能化生产线产能提升10倍,开启智能制造新时代
- • 湘东区荣获“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区”称号,陶艺课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安源秋收起义美食展演盛大开幕,红色菜系引党史爱好者共赴美食之旅
- • 全面覆盖乡村文化理事会,修订《新乡约》助力遏制高价彩礼现象
- • 米酒酿造大赛千人斗曲,百年酒坊推出“微醺文创盲盒”传承酒文化新风尚
- • 萍乡智慧农业云平台上线,AI精准施肥助力万亩稻田增产20%
- • 中国辣都再发力!萍乡水辣椒发酵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认证
- • 袁惠渠灌区节水改造竣工,15万亩农田灌溉成本降低40%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萍乡科企融资再创新高: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突破5亿大关
- • 上栗县“四点半课堂”全覆盖,大学生志愿者助力搬迁儿童教育
- • 张佳坊乡玉皇山古道焕新颜,徒步寻访徐霞客游记石刻
- • 萍水湖畔国潮音乐节启幕,摇滚版《十送红军》引爆跨世代合唱热潮
- • 萍乡科创城盛大开园,12家院士工作站领衔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
- • 湘东区富硒水稻产业园年产值突破10亿,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 • 萍矿集团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落地,年处理固废500万吨助力新型建材发展
- • 萍乡非遗主题民宿爆火,睡傩面房、做烟花手工成新潮流
- • 湖上乡“打麻糍”大赛开锣,百斤木槌演绎糯香年味
- • 湘赣边美食擂台赛萍乡夺冠,小炒肉对决湖南辣椒炒肉,谁是最后的胜者?
- • 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全覆盖,VR设备助力在外务工父母与子女亲情互动
- • 江西湘东区打造“乡村儿童心理健康中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 • 萍乡腊味年货节交易额破3亿,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新泉豆腐文化节盛大开幕,百豆腐宴惊艳亮相,非遗酸水豆腐制作全程公开
- • 萍乡采茶戏《三女跳崖》改编成国风电音剧,B站直播百万打赏引发网友热议
- • 芦溪县发布民俗数字地图,扫码即可畅游百项非遗项目
- • 安源区30亿元智能终端产业园盛大开工,剑指千亿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