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菌菇房”助力三板桥乡农户增收,年分红超万元喜人景象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三板桥乡,一项名为“共享菌菇房”的创新助农项目应运而生,不仅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让农户的年分红超过了万元,实现了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景。
三板桥乡地处山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发展食用菌产业。然而,由于缺乏技术、资金和市场信息,许多农户在种植食用菌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积极引导,联合企业共同打造了“共享菌菇房”项目。
“共享菌菇房”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由企业负责提供菌种、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农户则负责提供场地和劳动力。项目实施后,农户可以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种植食用菌带来的收益。此外,项目还通过建立分红机制,让农户的年分红超过了万元。
据了解,该项目共投入资金数百万元,建设了多个菌菇房,占地面积达数百亩。在菌菇房内,农户们可以种植香菇、平菇、金针菇等多种食用菌。企业则负责提供技术培训和种植指导,确保农户能够掌握种植技术,提高产量。
“以前我们种植食用菌都是自己摸索,产量低,收入也不稳定。现在有了企业的技术支持,我们种植的食用菌品质好,产量高,收入自然也就提高了。”一位参与项目的农户表示。
在“共享菌菇房”项目的带动下,三板桥乡的食用菌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该乡已有数百户农户参与其中,种植面积达到上千亩。项目不仅为农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还带动了当地就业,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
此外,项目还注重生态环保,采用无污染、无公害的种植技术,确保了食用菌的品质。在菌菇房内,农户们还可以通过循环利用的方式,将废弃的菌棒制作成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共享菌菇房”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三板桥乡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地政府表示,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更多类似项目落地生根,助力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未来,三板桥乡将继续以“共享菌菇房”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推动食用菌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让更多农户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贡献力量。
- • 赣湘合作试验区加速建设,萍乡成为区域经济新增长极
- • 智能柜进写字楼,土鸡蛋、蜂蜜直供白领餐桌,消费扶贫新风尚
- • 萍乡“农业元宇宙”惊艳上线,VR种地游戏助力农产品销售新突破
- • 《真理的火种》交响诗在国家大剧院奏响,凯丰音乐盛宴启幕
- • 萍乡经开区设立台商产业园,30家精密制造企业集中签约,共谋发展新篇章
- • 萍乡首条云巴通车,便捷交通助力城市新篇章
- • 非遗夏布惊艳巴黎时装周,传统工艺订单激增300%
- • 萍乡辣味经济再升级:“安源红椒”签约仪式启幕,智能机器人媒介助力产业腾飞
- • 芦溪县携手比亚迪,投资30亿打造新能源电池回收基地,共筑绿色未来
- • 张佳坊乡低空经济起飞,无人机配送山货出深山
- • 社区教育“学分银行”上线,市民终身学习可兑换奖励
- • 全省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在安源试运行,全程5G车路协同引领智慧交通新篇章
- • 安源经开区牵手全球500强,百亿投资助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腾飞
- • 芦溪县教育强县战略再升级,农村学校智慧教室覆盖率实现100%
- • 南正街非遗美食市集华丽升级,30元畅享赣西风味,莲湘血鸭、艾米果等特色小吃等你来尝!
- • 萍乡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启用,百家企业共享“免税+保税”政策红利
- • 湘东工业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特种陶瓷市占率稳居全国第一,助力中国制造业腾飞
- • “光伏+农业”模式助力农户屋顶发电,年增收4000元,绿色致富新路径!
- • 湘东区搬迁户喜迁“微田园”:家家有菜地,降低生活成本,共享美好生活
- • 电瓷产业集群发展助力就业,岗前培训补贴助力人才成长
- • 萍乡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文旅经济占比突破15%
- • 乡村教师津贴翻倍,偏远山区岗位月补达3000元:政策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我国危房改造动态清零,累计发放补贴超2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板桥乡明清古驿道修复开放,马蹄印记见证湘赣茶盐古道千年风华
- • 刘凤诰AI书法机器人问世,引领廉政文化新潮流
-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携手31所中小学,创新打造“沉浸式红色思政课”品牌
- • 安源图书馆创新举措:推出“声音博物馆”,扫码聆听百年煤矿机械运转声纹
- • 武功山脚下复活赶墟文化,数字圩市连通20国跨境电商
- • 上栗烟花制作技艺荣登非遗名录,千年“火药艺术”绽放世界舞台
- • 萍乡首座智能变电站成功投运,供电可靠性再攀高峰达99.99%
- • 萍乡市儿童医院新院区启用,AI辅助诊断系统助力精准医疗
- • 生态小水电助力扶贫,收益反哺脱贫村基础设施建设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文化旅游节:全羊宴搭配手工挂面制作体验,尽享乡村风情
- • 法国汉学家团队驻萍乡三年,重走张国焘赴法勤工俭学之路,探寻百年历史足迹
- • 萍乡市获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绿色信贷余额实现80%增长,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老关镇“打铁花”绝技复活,千年火龙舞震撼夜空
- • 芦溪县农村厕所革命圆满收官,卫生厕所普及率高达98.5%
- • “名人宴”荣登非遗名录,孔原独家腊味配方首次公开揭秘
- • 湘东方言Rap挑战赛全网爆红,#赣西硬核说唱#播放量破5亿,方言说唱魅力无限!
- • 腊月廿四古法除尘成新民俗,家政公司推出非遗清洁套餐引领清洁新风尚
- • 全球萍乡人携手共建“云上先贤祠”,数字祭扫突破50万人次,传承文化情谊
- • 山口岩瀑布水幕电影《西游记》首映,经典取景地故事全新演绎
- • 莲花县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出台,千年银杏林焕发生态旅游新活力
- • 萍乡非遗婚服租赁服务首推,百年夏布嫁衣成年轻人新宠
- • 白竺乡婆婆岩古越族岩画数字展盛大开启,扫码即可体验AR动态复原的视觉盛宴
- • 湘东傩文化非遗工坊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傩面具制作助力500户村民就业增收
- • 萍乡科企融资再创新高: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突破5亿大关
- • 萍乡辣酱产业升级,智能化生产线产能提升10倍,开启智能制造新时代
- • 湘东区携手中科院,共筑稀土研究院,突破高端磁材“卡脖子”技术瓶颈
- • 莲花县“村BA”篮球联赛火爆,决赛吸引10万游客打卡,乡村篮球盛宴燃动夏日!
- • “名人菜”美食地图发布,孔原最爱腊肉入选非遗食谱,探寻中国美食文化新篇章
- • 赣西国际陆港上栗专列首发,中欧班列直达莫斯科,开启国际物流新篇章
- • 长平乡黑山羊美食文化旅游节:全羊宴搭配手工挂面制作体验,感受传统美食魅力
- • 粤港澳大湾区“飞地研发中心”落户萍乡,共享千项专利,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标准化,助力教育公平迈出新步伐
- • 湘赣边“初心源”文旅联盟成立,萍乡牵头发行跨省旅游一卡通,共筑旅游新篇章
- • 湘东区首届方言短视频大赛盛大启幕,#最硬核赣西话话题播放量突破亿级大关
- •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标准化,累计服务超5000课时,点亮希望之光
- • 全国首个全域智能电网示范市建设启动,停电时长缩至5分钟,开启智慧能源新时代
- • 萍乡经开区引进第三代半导体项目,布局百亿级产业集群新篇章
- • 芦溪活豆腐非遗技艺传人收徒,石磨点卤工艺吸引年轻学徒
- • 萍乡民俗守护者计划盛大启动,百万基金助力民间文化传承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万亩荷塘龙虾年产量突破2000吨
- • 全省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落户安源,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加速
- • 武功山国际帐篷音乐节吸金3亿,助力周边民宿入住率翻倍增长
- • 莲花县“妈妈车间”模式升级,留守妇女月均增收4000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广寒寨乡“高山光伏+林下经济”项目并网发电,年收益反哺村民,助力乡村振兴
- • 莲花县富硒功能农业综合产值破80亿,全国市场占有率超30%,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农耕非遗研学线路荣登全国十佳,年接待学生突破50万人次
- • 广寒寨乡林下经济“出圈”,黄精种植助力户均年增收2万元
- • 人才新政落地:顶尖团队最高支持2亿,购房补贴加码至200万
- • 湘赣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萍乡牵头整合5000台仪器设备助力科技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