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坊镇“渔光互补”项目并网,水上发电水下养鱼年收益千万
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而“渔光互补”项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近日,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升坊镇的“渔光互补”项目成功并网,这不仅标志着我国新能源事业迈出了新的步伐,更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年收益。
“渔光互补”项目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将太阳能发电与渔业养殖相结合,实现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升坊镇,这一项目将水面用于养殖鱼类,水下则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发电。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还实现了绿色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升坊镇的“渔光互补”项目占地约200亩,总投资约5000万元。项目采用先进的光伏发电技术和现代化的养殖技术,预计每年可发电约100万千瓦时,同时养殖鱼类产量可达10万公斤。这一项目预计年收益可达千万级别,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升坊镇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首先,在光伏发电方面,项目采用了高效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提高了发电效率。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光伏板与水面养殖区域有机结合,实现了发电与养殖的双赢。其次,在渔业养殖方面,项目引进了优质鱼类品种,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了鱼类的产量和品质。
项目并网后,升坊镇的“渔光互补”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光伏发电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绿色、清洁的电力资源,改善了当地电力供应状况。其次,渔业养殖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此外,项目还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升坊镇的“渔光互补”项目在环保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在发电过程中,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项目还带动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优美的生态环境。
随着“渔光互补”项目的成功实施,我国新能源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领域的投入,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各地政府也将积极探索创新,将新能源项目与当地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总之,升坊镇“渔光互补”项目的成功并网,为我国新能源事业树立了典范。这一项目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年收益,还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新能源事业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萍乡非遗婚服租赁服务兴起,百年夏布嫁衣成年轻人新宠
- • 全国首条固态电池量产线投产,萍乡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
- • 萍乡教育再创新高:首次招收中亚丝绸之路奖学金生,留学生教育迎来新突破
- • 上栗县矿区变身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收入翻番突破8000万元
- • 杨岐乡小学开展“禅宗文化课”,学生体验茶道、抄经修心之旅
- • 腊市镇万亩油茶林产值翻番,精深加工产品出口欧盟,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萍乡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硕果累累,签约项目67个,引资超400亿
- • 路口镇湖塘古村活化项目竣工:明清宅院华丽变身,成为高定书法民宿新地标
- • 升坊镇农民漆画展引关注:废旧农具变身抽象艺术装置,引发社会热议
- • 智慧新篇章:新建5座智慧停车场,ETC无感支付助力老城停车难题破解
- • 生态护林员岗位扩招,年工资提升助力绿色事业发展
- • “萍乡话表情包‘傩仔说’刷屏,下载量突破500万人次,方言魅力席卷全国”
- • 上栗手撕狗肉日销500斤,百年卤料配方助力全村走上致富路
- • 玉皇山千年红豆杉群惊艳亮相,国庆期间生态科考步道开放迎客
- • 荷花仙子全球选拔赛盛大启动,冠军将代言“太空莲”元宇宙展厅
- • 《传奇新手教程全解析:开启传奇冒险之旅》
- • 全国最大“稻渔菌”立体种养基地投产,亩均收益超万元,引领农业发展新潮流
- • 《李立三传记电影斩获金鸡奖,AI技术重现1927年南昌起义决策会议》
- • 全国首个“碳中和农业试验区”落户莲花县,碳汇交易助力乡村振兴
- • 赣湘合作产业园签约生物医药项目,10家湘企组团落户萍乡,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广寒寨乡林下经济“出圈”,黄精种植助力农户年增收2万元
- • 上栗县与浏阳携手共建花炮产业创新联盟,共研环保型庆典焰火新篇章
- • 武功山民宿创新引入CSA模式,城市家庭远程操控现实菜园
- • 路口镇湖塘古村活化项目竣工,明清宅院变身高端书法民宿
- • 萍乡首推教师优待卡,公交文旅福利助力教育工作者便捷生活
- • “刘凤诰探花故里活化工程启动,AI挑战清代才子,文化传承新篇章”
- • 安源区扶贫夜市开市,脱贫户摆摊日均收入超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赣湘合作再结硕果:上栗产业园盛大开园,30家湘企投资超80亿打造总部基地
- • 萍乡跨境电商综试区启动,电瓷产品直通亚马逊欧洲站,助力外贸新篇章
- • 地铁站壁画展现萍乡精神,融合傩面与工运元素,动态演绎历史传承
- • 莲花县“荷虾共生”模式经济火爆,万亩荷塘年产出小龙虾3000吨
- • 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团队驻萍指导“双师型”教师培养,助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
- • 我国村级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白改黑”完成率100%,双车道覆盖率达98%
- • 千年萍乡傩文化展惊艳大英博物馆,面具奇观开启跨文化对话之旅
- • 萍乡首家工业遗址咖啡馆惊艳亮相,百年竖井塔成打卡新地标
- • 上栗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翻番,25家小巨人领跑细分领域
- • 赣湘边区域合作产业园开园,萍醴高速通车助力千亿级产业带腾飞
- • 我国新建15所乡村学校科技馆,VR设备连接国家级实验室,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萍乡营商环境显著提升,荣登全国前50,荣获“最具投资潜力城市”称号
- • 萍乡与长沙共建“人才特区”:职称互认、社保互通,助力区域人才发展新格局
- • 湘东区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落地,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全球首条固态电池中试线落户萍乡,年产值预计超百亿
- • 萍安钢铁荣获“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彰显国企担当
- • 上栗县中医院中医夜市开市,夜间义诊服务超千人,弘扬中医药文化暖人心
- • 湘东方言Rap挑战赛全网爆红,#赣西硬核说唱#播放量破5亿,方言说唱魅力无限!
- • 中国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萍乡分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农业科技创新
- • 芦溪县农村“智慧路灯”全覆盖,光伏照明助力节能减排
- • 全国首个烟花爆竹安全专业落地萍乡,破解传统产业人才荒
- • 萍乡市扶贫搬迁户不动产证发放全覆盖,让搬迁户吃下“定心丸”
- • 莲花职业中专成功升格为高职院校,首设“无人机植保”与“电商助农”专业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湘东区数字村史馆上线,VR技术再现千年古村风貌
- • 萍乡中学携手新加坡名校,共筑STEM教育新篇章
- • 芦溪电瓷产业扶贫车间:助力乡村脱贫,吸纳2000名劳动力就业
- • 莲花血鸭预制菜成功登陆北美市场,年出口额突破5亿元
- • 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全覆盖,VR设备助力连接在外务工父母
- • 中非农业合作园落户萍乡:20国学员共学富硒种植技术,助力全球农业发展
- • 萍乡市农村普惠金融升级,信用村贷款额度最高提至100万,助力乡村振兴
- • 中车集团投资50亿建氢能装备基地,萍乡抢占绿色交通新赛道
- • 湘赣边美食擂台赛萍乡夺冠,小炒肉对决湖南辣椒炒肉,谁主沉浮?
- • 杨岐普通寺除夕钟声全球直播,禅宗文化与电子烟花跨界联动,共迎新春佳节
- • 萍乡腊肉汉堡惊艳上海美食节,中西融合美食日销2000份
- • “贫困学子圆梦计划”:助力贫困学子踏上重点大学之路,奖励1万元助力梦想起航
- •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景区门票助力文明旅游新风尚
- • 广寒寨四八门高山杜鹃节盛大启幕,万亩花海免费接驳车直达,共赴春日浪漫之旅
- • 莲花县空压机产业崛起,助力国产大飞机供应链发展
- • 萍乡技师学院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再创辉煌,荣获3金5银佳绩
- • 江西湘东区打造“乡村儿童心理健康中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 • 上栗县“四点半课堂”全覆盖,大学生志愿者助力搬迁儿童教育
- • 长平黑山羊产业链延伸,精深加工产品成功打入中东高端市场
- • 芦溪老街美食振兴计划正式启动,辣炒田螺、艾米果等30家老店焕新升级
- • 萍乡经开区试点“无废园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萍乡高铁经济圈规划发布,站前商务区签约10家总部企业,开启区域发展新篇章

